关灯
护眼
字体:

谋臣夫人娇养手册(133)

作者: 谢欣妤 阅读记录

金玉咬牙闭着眼睛,就算她同沈浪和离,大概也不算是清白的闺女了。可是沈浪啊,为什么每次都这么久?

大概是感觉到金玉的乏味和沉默,沈浪的手忽然下移,说:“我帮你弄吧?”

总不能只他一个人舒服。

想明白沈浪的意思,金玉推开这个不要脸的:“咦呀~!”

说完,金玉滚到了床里头,把被子也卷走了。

·

三皇子先行回京,向皇帝汇报治水的成效,希望能得到皇帝的称赞。

不久,三皇子邀功结果如何,一封书信传给了沈浪。

原来,三皇子回京之后,特意写了奏表给皇帝老子,给自己邀功求表扬。可谁知道,皇帝虽然肯定了他,但也指出了他成功的瑕疵——不过是做梦而已。

三皇子据理力争,人人都可以做梦,但不是谁都可以拥有高僧。更何况,这次经过高僧指点,也算是让不少生灵免于涂炭。算是间接做了好事积了福报。三皇子还表示,为了感谢这位高僧,他要建一座寺庙来供养高僧,以后有什么事也可向他请教。或许还能炼出什么了不得的丹药。

近些年,皇帝的身体亏空十分厉害。一直暗地里到处想办法寻找丹药和有名的术士,希望能找到延年益寿的法子。

一听到高僧与丹药,皇帝的眼神突然放光,问三皇子:“你说的真有此事?”

“我梦里那个高僧——”三皇子终于找到了话题突破口,正准备大发一番高见,被太子截住了。

太子说:“三弟,上朝是为了商讨如何治理天下,为天下百姓踏踏实实做好事。你说的这些破有些虚无缥缈,谁知道你梦中是不是真有高僧——”

“真有。”三皇子有一学一,打断他的话。

公然被打断,太子很生气,脸红脖子粗地,朝大殿走了两步。

眼看两兄弟就要在朝堂上争起来,皇帝摆手:“治国就该以仁义,做事踏踏实实,老三,你休得再说荒唐言,学学你大哥。”

三皇子看看他爹,又看看他同父异母的哥,吐出一个“哦”。

不说便不说了吧。

朝中一片寂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用掺和帝王的家世,换下一个议题了。

偏有人敢于站出来,便是那冯树恩,他双手持笏,鞠一躬,便给皇帝提了一个建议,大概意思是:真正做事的人,是三皇子,怎的三皇子反倒被说了一顿。而什么都没做的太子,平白无故捡了一顿夸?老臣实在是想不明白。

第66章 66纸包不住火

冯树恩算是朝堂里唯一一个清白人,但是——这样戳帝王的脸,你叫帝王把脸摆在哪里?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屁股挪了挪,微微侧身,偏离冯树恩这个不知好歹的老东西,清了清嗓子:“冯爱卿说得对。这次澧县治水,不仅三皇子有功,靖远侯府的沈浪也出力不少。两人当赏。”

冯树恩会针对,老皇帝会避重就轻。就这样,半年不到,沈浪再一次调任官职,不过这一次是回到京城做兵部侍郎。

·

听说要回京城,金玉并没有太高兴。回到京城,就要面对靖远侯府,面对宁氏,真是烦人得很。若是在这澧县,虽有洪灾,日子过得紧巴巴,十天半月都不一定有肉吃,但至少乐得逍遥自在。

而沈浪升官的消息才放出来,人还没有回到京城,许多贺书与贺礼便纷至沓来,送到澧县。还有人想要和他结交一番。尤其是王志。王志做了那么多恶心人的事情,最后竟只是丢了乌纱帽,也没有抄家。

他之前给沈浪那么多的难看,也给他插了刀,现在还能拉下脸皮来拜访沈浪,金玉也是服气。

眼见澧县也不是个清静地,金玉便安排了里里外外的物件,同沈浪一起回到京城去。

回到京城,还没来得及歇脚,靖远侯府里便派了人来请,是齐妈妈,低眉顺眼的、老老实实的。不知道,还以为齐妈妈是恶主母金玉的奴才。

齐妈妈说,她是给靖远侯传话。

听了齐妈妈说的话,金玉有些好笑。吃年夜饭的时候,那一家子都不尊重人,也不把自己的儿子当人看,还说得要和沈浪恩断义绝了一般。还找百般理由,就是不让沈浪继承他这个嫡长子的世子之位。

这时候看到她夫君沈浪高升了,一个个的都凑过来了。让沈浪回去的原因是,要商量一起住,免得他住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平白让人说闲话。

呵,金玉也会找借口,什么夫君这些日太忙,这回到京城都没来得及在家歇歇。等有空了再去拜访。

至于什么时候有空,你们等着吧。

齐妈妈没有坚持,在金玉这里吃了闭门羹,她就赶紧地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