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明朝去种田(45)

作者: 长亭路远 阅读记录

这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丝绸与钱大永的气质竟然莫名相合,把钱大永装饰得英俊极了。更何况钱大永的面相本来就不差,放到当代,凭他的条件也会成为一代名模或者一二线男演员。之所以村里人都看得到的英俊的面若,主要是由于有这么一个乔纪维衬托。古代人觉得长相接近女子的男人才美丽,把钱大永放到乔纪维旁边,自然就显得粗野了。

钱大永心里那叫一个乐呵,但对乔纪维这一做法颇为不解,“你怎么买对手的衣服?”

乔纪维忙着卸货,爽快地回答道:“这么贱的丝绸,不要才傻哩!”

钱大永怎么听怎么觉得这话不对劲,老觉得乔纪维在骂他。是嫌他傻吗?

不到一刻的工夫,钱大永和乔纪维两人便摆好摊子。那时卖衣服的摊子都用石头作支撑,各个摊子的石头相互连接,差不多是半个公用品,因此染色麻衣与丝绸之间只有不到一公分的距离。

钱大永见旁边的丝绸卖得如此红火,觉得自己竞争不过她们,便对乔纪维耳语道:“要不要换个地方?”

乔纪维摇头,“就在这儿!”肯德基麦当劳的经营模式他不是没有听说过,今儿个就来试验一下。

有钱大永这个免费的天然模特在,旁边的生意变得更加兴隆,不少街上的路人被钱大永吸引,转而到旁边的摊子上挑拣丝绸,不过买不买又是另一码事。因为两百文对他们来说还是太贵了。有不少少妇聚集在摊子上,想给自己的相公或者自己买一件丝绸。而这边的摊子与之相比却显得十分冷清,钱大永渐渐坐立不住,不时出摊子来回踱步。乔纪维却气定神闲,一直在摊子前站着,手肘撑在一件麻衣上,颇有种大局在握的感觉。

不久染色麻衣的摊子上顾客竟也多了起来,这成套的衣服果然能吸引住顾客,不到一刻钟就有六套麻衣卖了出去。

两个摊子上的四个摊主都是好面相,一时间把成堆的人吸引了来,那密集的人流搞得两个摊子宛如激流中的漩涡,旁边卖小吃的也跟着沾光。

但终究是丝绸卖得多,不时有人托着丝绸到两个姑娘的摊子前补货。

郭掌柜的抽空过来偷偷瞧了一眼,本来以为乔纪维的生意会很惨淡,不料与之相反,麻衣摊子上的生意如同一堆火一样熊熊燃烧。这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赶紧叫停丝绸生意,今儿个他只为搞垮乔纪维的生意,已经赔了太多钱。

这次染的麻衣比较多,直到太阳偏西衣服才卖光。两人随之赶着牛车回去。

路上一只野兔子跑过马路,乔纪维看到奔跑中的兔子觉得可爱得紧。钱大永觉察到乔纪维的神色,把他的反应暗暗记在了心里。

织麻衣的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麻丝终究资源有限,承受着这么大的工作量,麻丝的储存量越来越少,也不能这样坐吃山空,钱大永只能到附近的村子收麻丝。

但没想到附近村子的人家存的麻丝也不对,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前两天有人来收村子里的麻丝,按两文钱一卷算的。比平常商人给的价钱高了一倍,所以把村里人家的麻丝几乎搜刮待尽,但那人却没有把现钱给村民,只是给了他们欠条。

钱大永又走访了几个村子,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为此他连一卷麻丝都没有收到。

他回来时无颜见乔纪维,骂乔纪维骂自己没用,但还是把事情告诉了她,乔纪维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些慌乱,但面对钱大永是仍是镇静如常,总不能在自家人面前露怯。两人随后又去收麻丝,几近把全乡搜遍,也没见到半卷麻丝。

这次极有可能是郭掌柜的从中作梗,乔纪维猜测,但郭掌柜的干的这件事情也属于正常买卖,未触犯古代刑法,乔纪维一时半会儿真找不出他的错处。

织麻衣的麻丝每日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许多织妇都向乔纪维诉苦,钱母的面上也难得的现出忧虑。

但她却又埋怨到乔纪维身上:“不都怪你那天惹了那人。”

乔纪维听到这话可不高兴了,义正辞严地向钱母道:“若是觉得我们对不起他,你大可到他家门前行三拜九叩之礼,把头给磕破,也让你自己心安。又何必在自家人面前逞口舌之快。”一句话把钱母堵得哑口无言。

制麻衣最重要的便是原料,若是没有麻丝,织麻衣染麻衣自然也无从谈起,但如今十里八乡的哪里还有半点麻丝的影子?乔纪维紧皱眉头,陷入思索。

郭掌柜的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妙,若不是他的竞争对手,乔纪维觉得自己甚至要佩服得他五体投地。

第24章

过了几天钱大永的姑父从外面经商回到县城,钱大永的姑姑抽空就夸自己的侄子,说钱大永长出息了,而且认了一个干兄弟,这些日子卖东西赚了好多钱。

上一篇:快穿的日子 下一篇:当炮灰遇到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