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如此多娇(科举)(38)

作者: 颜幻卿 阅读记录

李昭正便和楚辞起了身,随那小厮往二楼而去。上了二楼,那小厮推开了右手边的一间房,恭敬的道:“二位郎君有请。”

楚辞跟着李昭正进去了,却见一绣着簪花仕女图的屏风横在眼前,室内横设无不雅致,其间还飘着淡淡的熏香味。

“伯喻,好久不见。”李昭正笑道。

里头传来了一道磁性的声音,那声音格外哀婉妖娆:“昭正还是这么没大没小,进来坐吧,陪我这风烛残年之人饮杯茶。”

楚辞憋笑,还以为这秦郎君是个严肃又忧郁的世外高人,谁知是个逗比。她跟着李昭正绕过屏风,进了里间,但见一莫不足而立之年的男子披散着墨发,身着着白衣跪坐在矮桌前,手持一白瓷杯,杯中清茶茶香缭绕雾气氤氲。

楚辞赞叹,人间竟有如此极品的妖孽,她来了这河泽数月,竟才见到。

李昭正介绍道:“这位是楚辞,我哥新收的入室弟子。这位是秦伯喻,就是方才弹琴之人,是这丹阳琴舍的主人。”

楚辞一礼道:“见过秦郎君。”

秦伯喻看了她一眼,一挥袖:“罢了,我虽长你几岁,但秦郎君的称呼着实不大好听,既是昭正的朋友,且唤我伯喻就好。”

楚辞嘴角微抽,这妖孽方才还道李昭正没大没小,现在又让她称他伯喻。想是这么想,她还是道:“见过伯喻兄。”

李昭正笑道:“这里没那么多规矩,楚辞坐吧。”

楚辞便跟着他坐了下来。

秦伯喻押了口茶道:“明德兄一向不喜收徒,这次倒是捡到宝了。就连我这闭世之人都听说了楚辞的才名,据说就连罗院长亲自出的题,楚辞听了题,抬笔就能写出答案,就连算筹都不曾用上。”

楚辞大囧,她怎么到哪都这么出名。咳了咳,她尴尬道:“这纯属以讹传讹,楚辞不过是恰好听过那几题,故而能答上来。”

李昭正心下讶然,不禁脱口而出:“不想楚辞竟如此博学多识,院长可是出了好几道颇为生僻的题,那题目就连在场的学官都不曾听过。”

秦伯喻亦讶然:“你记性倒是好。”

楚辞咳了咳:“过奖过奖,楚辞不过雕虫小技,哪比得上伯喻兄的琴技。”话一脱口,楚辞就恨不得吞口去,这话说的,怎么这么像商业互吹呢?

秦伯喻倒没在意,目光转向身边的一架古琴,问道:“楚辞可会弹琴?”

楚辞点头:“会一点,但不精。”

秦伯喻一向以琴识人,遂问道:“可否奏一曲?”

楚辞看着那琴,心下有些手痒,便道:“那我便班门弄斧了,还望伯喻兄指点一二。”

秦伯喻勾唇笑道:“抚琴不过随性便好,熟能生巧罢。”

楚辞在琴前坐下,双手抚过那琴光亮的琴身,又试了试音,心下感叹,果然是难得的好琴。她来大唐不久,对这大唐的曲子不甚熟悉,想就想,方才弹了曲粱祝。

一曲毕,再看向秦伯喻和李昭正时,却见两人面色惊讶不已。楚辞有些不好意思:“见笑了,除了近期在书院抚过几次琴,己经好久不曾练过了。”

李昭正道:“琴技虽有些生涩,但这曲子我竟闻所未闻。”

秦伯喻却是直接起身,自顾自的来到琴前,又将楚辞方才弹的曲子丝毫不差的又弹了一遍。这下轮到楚辞惊讶了:“伯喻兄听过这曲子?”

秦伯喻摇头回味道:“不曾听过,这曲子难道不是你作的吗?”

楚辞囧道:“我哪有这等才华,这曲子是民间流传的,讲的是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李昭正问:“是何故事?”

楚辞这才欲说,却突然想到自己女儿身的身份,顿时有种莫名的心虚感,怕到时一说,日后他俩要是察觉了什么端倪,再一联想就不好了。于是便咳了咳,差开了话题:“不过是个普通的话本罢了,听说书的随口说的,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

李昭正这才可惜作罢。

秦伯喻道:“楚辞好像很喜欢那琴啊,我琴倒是多,这张琴不若便送你吧。”

楚辞见他不似玩笑,不禁惊讶道:“正卿说你爱琴如命,这如何使得?”

李昭正笑:“既然是伯喻所赠,你又何必见外?”

秦伯喻自是有自己的思量的,他听楚辞说的‘除了近期在书院抚过几次琴,己经好久不曾练过了。’说明他现在正缺琴,因为他见楚辞最初弹琴前先拭了琴,一曲毕又擦了擦琴,便知他是爱琴之人,既然爱琴若是不缺琴的话平日里又怎会不练?

既然是爱琴之人,那这琴便赠得。

楚辞见李昭正都如此说了,便感激的道:“那就多谢伯喻兄了。”

秦伯喻便叫来了小二,嘱咐了一声,让人将琴包好,送去了石兰书院楚辞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