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如此多娇(科举)(142)

作者: 颜幻卿 阅读记录

“不过倒不是从来没有学生来,有新入学的,不知道这些的学子,倒是偶尔能看到有一两个误入的。”

“这竹子上被人刻了字,赵司业大人可有将人揪出来发过火?”李昭正问。

小吏也是纳罕:“这……没有啊,想是大人没有看到,或者在他初次来这里就有了罢?”

李昭正看着那竹子上刻的字,他第一遍走过来时

既然司业大人喜欢这片竹林,谁又敢在这把自己明天刻上?也不排除有陷害同学的。但是刻在这么明显的地方,那位赵大人不可能看不到。这刻痕还新鲜着,想是最近才有的。

而那位赵大人没有因此发过火,有两个可能,一是他懒得管或者不是很在意,二就是这刻痕是楚辞失踪后才刻上去的,就是为了掩盖打斗的痕迹。

李昭正虽然与那位赵司业只见过两面,并不熟识,但是此人最初的教人礼法的,最为严厉,不可能看到有学生在他喜欢的清静之地大放厥词而不去理会。

所以,这刻的字,其实就是为了掩盖刀剑的痕迹。

第75章 一岁一枯荣

线索一下子就这么显露出来,李昭正像是抓住了什么东西。他立刻将人将掌管竹林的小吏传召过来了,将负责竹林这块儿的小吏找了出来。

“你叫余良?昨日午时,可是你当值?”

李昭正站在竹林中,一身玄色锦袍,腰束玉革带,右手拿着一柄短刀。隽秀的面容上带着冷漠的肃杀之气,看着吓人的紧。

怎么和外面说的不一样,不是都说这新任的李京兆少尹是个科举出来的毛头小子,之前还在翰林院待着,是个没什么本事的酸文人?可是仅这一眼,他就发现这位李大人是个习武的,武功还是不一般的。

余良心里一紧,低下头恭恭敬敬的道:“回大人,正是小的。”

“昨日这里,可有听到什么动静?”李昭正看着他的眼睛。

“这,小的平日是在这里照看这竹林,但是不光是这里,前面还有一块花园都是小的在照看。”余良惶恐的低下头,“那天午时小的吃饭回来,就一直在花园那边,竹林这边清静向来没有什么人来,往常也只有赵大人偶尔会来,昨日午时有没有人来,小的也不知道啊。”

李昭正面容沉静,视线冰凉:“你在说谎,昨日午时前,是你将楚辞引到这儿来的。竹林之中早有埋伏,有人趁机将她绑走。”

“你到底,是谁的人?”

余良心一颤,猛然跪了下来:“大人何出此言?小的在这里做事三年了,从来都是安分守己,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大人明鉴。”

李昭正收回了视线,自顾自的看向远处,视线所及处确实有一片花园。

“方才你过来时,脚步迟缓,好像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但是还是有一丝违和感。习武之人的脚印和普通人还是有些区别的,你的脚印重心靠前,装出这幅脚步虚浮样子又是做什么呢。你走过来的时候一直低着头,制造着唯唯诺诺的形象,这样的形象能让人下意识的对你产生轻视。”

“还有,在你来之前,我就已经拿到了你的那一份资料。宗卷上记录的倒是干净,秀才功名,家里一妻一妾,一子一女。家里也没有亲戚什么,这样的背景,这样的性格,能在国子监拿到这样的肥差?”

李昭正捏着腰间的短刀,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说罢,你到底是谁的人?”

“大人,这真的不关小的事啊……”余良一脸惊惶的想要辩解什么,却被李昭正一句话打回原形。

“我看过了,竹林外有一处盲肠小道,刚顺着出去,可以翻过那道墙然后到外面去。我在哪里看到了碎掉的瓦片,最近确实有人从那里翻进来,而那个地方离你歇脚的瓦舍不远。我在门房那里看了记录,这几天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出入,所以那伙人一定是从那道墙翻进来的。”

“你全身上下疑点这么多,有丹书铁券在手,想开我还是可以去你家里搜上一搜的。”

一团乱七八糟的线团中线头被挑了出来,余良还欲狡辩,但是李昭正一向是雷厉风行。立刻就带人连夜将余良家里,以及去过了地方搜了个遍,最后找到了几封还未寄出去的书信,以及纳兰府的令牌。

书信上并未写什么重要的东西,只是记录了一些学生闹出来的风云事情,看上去应该就是被人安插进来的普通耳目。

不光如此,那位常去竹林散步的赵大人,恐怕也是去见什么人。

眼下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李昭正已经确认了,楚辞就是被那位纳兰大人带走了。

虽然确定下了楚辞的去向,李昭正眉头却拧得更深了,楚辞怎么会与纳兰澈有什么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