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如此多娇(科举)(124)

作者: 颜幻卿 阅读记录

灰衣男子静静站在那里,时间过了许久,却迟迟没有等来主子的吩咐。灰衣男子忍不住偷偷抬眼,飞快的偷瞥了一眼,然后再次垂首。

只一眼,他恭敬的垂着首,面上却怎么也掩盖不了他的震惊。

他怎么也忘不了那一幕,面上从来冷漠凉薄之色的主子,居然露出了难掩愉悦的笑容,他死死的捏着信封里的那几张纸,眼睛里欢欣是从来没有过的,他唇角扬起,像是万年不变的冰山为春雪消融了。

他从来没见主子有这般好心情,从来没有。

他听见主子轻轻叹息一声,明明是带着笑意,听着却叫人浑身发寒。

他听见主子说:“找到你了。”

找到谁了?

一阵风吹过,灰衣男人觉得有点冷。

回去该添衣裳了,他想。

*

日暮降临,天空被一片漆黑笼罩。

李府书房之中,依旧烛光明亮。

李昭正坐在书案前,桌子上堆满了文卷,草纸。这些都是翰林院堆积的一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什么都有。他须得尽快整理出来,为离任做准备。

蜡烛燃了许久,白色的蜡泪流下堆积在烛盏上,没有人来剪灯芯,烛光越来越明亮了。

翰林院升迁速度极慢,是个熬资历的地方。一般来说,每个人隔三年才能有一次升迁或者平调的机会。李昭正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年半了,原本按照以往惯例,可能半年后会被外放做官历练。但是,如今朝堂之上佞臣当道,世家势力盘根错节,皇帝急于培养自己的势力。

而李昭正,就是其中一个最好的人选。皇帝看重他,自然不会让他外放。

长安虽然是京都,但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案子都多。近日就有几桩比较大的案子,前任京兆尹就要告老还乡,这个缺就空了出来,京中各个世家都想塞上自己人。

但是皇帝早就打心里决定好了,将李昭正调出翰林院,安排一个实职,而京兆府中就有最好的位置。

但是群狼环饲,要想争这个空缺并不容易,就算皇帝真的想给,你也得做出些事实,好证明你担得起。

这几日李昭正通宵达旦忙的不可开交。若是说两年前,他倒是愿意外放的,虽然远离京城,官职又不大,但是在那一方天地里还是能造福一方百姓的。

可是现在,楚辞还留在京中,他实在不放心。三年变数太多,楚辞做的事情太危险,哪怕他现在插不上手帮忙,他也能多看着点。

他想帮楚辞,留在翰林院是不行的。只有多揽些实权,才不会在未来楚辞需要帮助时无能为力。

也不光都是楚辞的原因,他还有一腔抱负想要施展,朝堂之上,各个世家瓜分政权,皇权式微。

这些理由,足够他宵衣旰食的去争取这个位置了。

楚辞对这些一无所知,她压根没想到李昭正可能会被外放。就算知道了,给宫里递个信,武娘娘肯定能帮上忙,只要她往下递句话将人继续留在翰林院倒是简单。

如今困扰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尽快将那些女学生培养出来,让她们能担得起大梁,然后她好诈死脱身。

第66章 绿蚁新培酒

天光微亮,楚辞就去了国子监。

她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她如今也是五品助教,根据武娘娘的懿旨,家里的适龄女眷完全有资格进国子监女学。

陈自遥如今的学校是不错,但是却定然不及国子监的。国子监中的姑娘也都是官官家里出来的,陈自遥多接触接触对她也有好处。

只是,这事还要和陈自遥商量一下。

楚辞今日要给女学一个班上课,入学前有个考试,将学生的根据学识水平划分了四个班。

而很不巧,楚辞今天带的就是最差的那个班。

这些姑娘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年龄最小的十四岁,最大的也才十六岁。

楚辞第一次给她们上课,刚要进去,就碰见了好友左惟。左惟原本就是带这个班的,看到楚辞要来上课,顿时露出一脸便秘的表情。

他拍了拍楚辞的肩,露出同情之色:“楚辞啊,难为你了。”

楚辞:???

楚辞进来的时候,就看见这些学生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说着话。看到楚辞进来,这些学生安静了几秒,然后正襟危坐,姿态倒是端庄的很。

楚辞头一次给这些女子上课,看她们反应觉得有些好笑。但是心里还是满意的,觉得也不是像左惟说的那样不可教也啊。

一节课下来,这些女学生安分守己,勤学好问,时不时做着笔记。

一节课结束,楚辞满意的离开了,离开前还不忘了夸奖一下班里最勤奋的那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