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盲雀(442)

作者: 寒潭鸦 阅读记录

四是给姜铎和林逆涛下毒的事情。

在讲述这件事情时,魏源的音调和情绪变化是最蹊跷,声音时高时低,语速时快时慢,经常有吞音和呜咽,描述事情断续散碎,但却没有那种回忆过往时容易出现的前后矛盾或逻辑混乱,能够按照时间和动作的顺序,描述出相应的细节。

并且他明确表示:一大一小两个糖盒他确实都打开并调换了里面的糖,之后也是他把小糖盒盖好,把大糖盒用包装袋重新包好,放回缉毒队会议室置物柜内。

五是情绪,愧疚不安的情绪贯穿于他整个录音供述过程当中。

他讲述的事情听起来并没有避重就轻,更没有刻意弱化自己在事件当中的作用,但是却极力强调参与时的无能为力和被动,每说完一个段落,他总要紧张且急切的补充自己如何如何无辜……

按理说,身为一名老侦查员,又或者是一名深藏不露的老内鬼,应该十分清楚,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在侦讯工作当中肯定是最先被剔除拧干的水分,要想让侦查员信服,就不应该这样干巴巴的反复强调情绪,却不以事实佐证,又不是在演苦情片。

特别是对于糖盒,录音里好几次出现他低声说他是为了救姜铎才去换糖,他从没有想过要往里面喷纯=乌=头=碱,但为什么这么做他却缄口不言。

可显见的事实并非如此。

不论从前,单就居民楼视频里他下跪并持刀割破自己手腕的坚决和惨烈,也没法让人相信他真的无辜。更何况事发后立即逃跑的他,若真无辜,那他又是从哪里得知投放进糖盒里的毒物种类。

捋顺疑点的同时却触开了更多的疑点,但情绪不能入证,疑虑再深重,侦查员也只能判定他亲口承认确实动过糖盒那段话为真。

至此,除了尽全力缉捕两名涉案在逃人员外,临潭县公安局机关楼投毒案,以重大且唯一的涉案嫌疑人死亡的方式,基本告破。

多年来从源州公安队伍内部透漏出来的那股腐臭味,似乎随着魏源的死亡,而一冲而散。

参与办案的侦查人员从上至下基本都倾向于魏源就是内鬼,并且对境外犯罪份子和涉毒线索知晓甚多,甚至手握关键证据,否则也不会让同伙持枪入境来灭口。

但魏源一死,接下来的众矢之的和突破口,便只剩下姜明远。

仅仅一周,县检察院迅速完成批捕流程,审查和倒查工作力度扩大范围并逐步升级,在全局乱成一锅粥,一线民警办案抓人都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梁检察官的联合调查工作组硬是把原先单独质询范围内的30多人,扩大到县局三分之一的警力,仿佛掘地三尺他们也要往姜明远这个主使者身上,挖出魏源掩藏的犯罪线索。

工作步骤安排的紧锣密鼓密不透风,时间节点对到分秒,参战民警们叫苦不迭,巡查、设卡、追踪线索、旅店出租屋进户排查,累得见着个平整的地方就想趴下。

却还得硬顶住梁检察官质询工作小组的多对一质询压力和精神虐待,还得随叫随到,还得知无不言,疲劳轰炸得一个个见到戴检徽的都反射式腿软,已经到了爱谁谁恨不得胡说八道编罪了事,就求他们快点完事的地步。

高强度工作压力和昼夜质询的重压下,临潭公安仿佛一夜间气正风清,工作之余人人自省,时时开列问题清单,不是在自查问题就是在整改问题。

质询工作组的评议表格多次重印,从原先收集不到问题演变成屁大点事都是问题,关于姜明远,转眼便有十数条可以深挖一下的新情况,

但书证有了,必须再加紧时间寻找物证。

林逆涛家的旧宅再次成为凶案第一现场,自案发当天开始,勘验人员进进出出,一寸一寸贴地勘验、搜索和提取痕迹,历时几近一周。

生怕自留地里再次发生重要物证被擅自移交事件,霍雷局长指示:所有涉案物品、样品和检材必须在缉毒罗队长的亲自监督下扣押进局机关二楼刑事技术大队物证保管库,现场提取到的指纹、掌纹、脚印和=火=药=弹=痕,全部密封在保险柜内,每一次做检样分析,都必须有霍局长的亲笔授权。

可他老人家贵人事忙又不可能时时守在局机关内,搞的周光平没办法,甚至跑到县委办公楼或上他家去堵他要授权,检验进度拖慢了一大半,但谁都不敢有怨言。

唯独那个被格式化的U盘。

整个中心现场提取到最值得深究的物品,就是这个U盘,经多方查证,魏源身上除了在北郊城中村临时购买的手机和裁纸刀外,就剩这个U盘来源不明。

自被扣押入库的那天起,临潭网安和技术组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恢复里面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