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44)

沈陵道:“学生自己的谬见,还请夫子担待。学生认为的意思是,使自己意念真诚者,并不会自我欺骗,如同厌恶污秽、喜好美丽事物一般,不欺瞒自我,便能感到心安。故君子独处时应谨言慎行。”

张秀才又问:“那你《论语》可是学完了?”

沈陵点点头。

张秀才严肃着脸,眉头微微皱起:“为何不说?”

沈陵忙道:“学生正是做基础的时候,不敢求快,想慢些学的扎实,一边预习新的,一边听夫子讲的温习。”

张秀才露出一个笑容,摸了摸他的脑袋,沈陵有些受宠若惊。

“不错,汝之勤奋少有,如今倒是我的讲课进度慢了,以你的速度,该入中等班了。”

沈陵不介意换班,但他有些放心不下俊哥儿,此时倒也未说话。

张秀才想了想又不妥:“待今年过了再说吧,你若有何不懂的,可先来问。”

沈陵喜道:“谢夫子!”

“你家中可有科考之意?”张秀才看着他的布衣,忽然间想了起来,这个学生家境在那一批学生当中属下成,可天资和用功程度却是最上成,他见过太多人家送孩子进来就是为了启蒙认个字,以往倒也未曾想什么,若是换成这孩子,他心中升腾起一股惋惜。

沈陵还未说什么,张秀才便道:“我今天同你父亲说一说。”

沈全被张秀才喊进来时是忐忑的,心里想着莫不是铁娃犯了什么错,面对张秀才沈全更为尊敬,如同他的学生一般站在他面前。

张秀才问沈全预备让沈陵念多久,沈全不知意图,便说先念个两年再说。

张秀才虎着一张脸道:“才念两年能学什么!勿想着做账房先生什么的,以沈凌这般天资与努力,若是不考科举,才是埋没了他!”

沈全一颗心安然落了地,心中大喜,先是一个劲追问沈凌的表现,又是保证,一定会供孩子科举的。

张秀才虽是被问的有些烦,但很满意沈全这个态度的,道:“以他如今的用功程度,若日后也是如此,希望很大。”

沈陵这般努力可不就是为了能够继续读书,如此一来,他应该是能读到他给自己划定的科考年龄,虽是有了保障,可沈陵不敢松懈,对他这样的农家子,越早考上功名就是为家中省钱。

沈全归家后,把张秀才这番话告诉方氏后,方氏可欣喜坏了,那种欣喜不是多挣了几两银子,而是对未来充满的希望。大伯母和大郎一阵惊叹,又是一番热络的称赞,心里头也是信了的,就冲铁娃这每天五更不到就起来读书的劲儿,谁家娃娃有他这般用功!

沈陵刚吃完饭,就被勒令什么都不用动,让他赶紧去做功课。

大郎道:“铁娃,你努力读书,家里的活儿都有我们。”

沈陵想帮忙做点事也做不成,被推着进房间,无奈地在座位上发了一会儿愣,翻开书本,握了握拳头,专心投入到书本当中。

第020章

一年复一年,沈陵从一开始的启蒙班,读到了最后的科考班,这三年里头,身边的人也是来来回回,有读个两年书便不读了的,也有师兄们已经去考科举了,虽未中但也不留在私塾里了,只是会偶尔回来同张秀才探讨问题。

齐子俊张伯礼同他一样,一直读到现在,三年下来,有同窗加入,也有同窗离去,最后留下科考的也就那么几个。

还有个师兄叫吴端,性情疏朗大方,和齐子俊颇聊得来,可能是家境相当,性格相近,臭味自然也相投。

这三年里头,他把四书五经都学完了,不能说融会贯通,但还算通晓。如今张秀才主要教他们策论和诗赋。如今流行写赋,赋写得好,颇受考官喜爱。

沈陵原以为自己写诗赋会很难,后来他学了之后,发现其实也并没有,写诗肯定是写得出的,就是出不出彩的问题,不过这东西就和作文一样,得肚子里头有墨水,多看多积累,沈陵就不信写不好。

“杨掌柜,这《论语》我又抄完了一本,您给看一看。”沈陵打去年起就可以抄书了,这家书肆离他家近,杨掌柜时常会光顾他家的铺子,平日里他买些纸张都会给个好价。

杨掌柜笑吟吟地开始掏钱了,沈陵道:“您先检验检验。”

杨掌柜把钱数好了,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陵哥儿,我还能不信你。这给我抄书的读书人里头,你虽年纪最小,可写得最细致,好些人挑书都爱挑你写的。”

沈陵把这五十文钱收进荷包里头,去年他抄一本论语还只有四十文,因为买他抄本的人多了,杨掌柜给他涨了钱。

“谢谢杨掌柜,我得隔些日子再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