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240)

“我们也不想走啊!”

沈陵斩钉截铁地喊道:“那就不要走!咱们也都不会死!大家听我一言,淮河没有大家想象那么严重,官府征徭役,是为了加固堤岸开支流,开支流能把淮河水往别处引,淮河不会决堤的。大家世世代代久居淮南府,都是淮南的好儿郎们,流离失所,不如一起护住咱们的淮南!”

下面的百姓面面相觑,一个壮汉咬咬牙,把包袱扔给身边的女人,道:“大人!我不走了!官府不是缺人吗!我去,加堤岸开支流,我就一身蛮力,生是淮南人,死也要死在淮南!”

“大人,我们也去!护住咱们淮南!”

“护住淮南!”

越来越多的人喊了起来,沈陵露出了几天以来第一个笑容,眼眶酸酸涨涨,雨水打在脸上,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必须撑住,为了这些百姓……

第112章

沈陵在城门口的一番肺腑之言,劝阻了一批要逃亡的百姓, 其实他们冷静想一想, 逃亡的路会比守住家园难多了, 很可能会死在路上, 倒不如拼一拼, 一起护住淮南。

沈陵感受到了共情的力量, 百姓谁不希望在自己的祖地好好过日子,他去其他几个城门都这般劝说, 年轻的壮力都纷纷表示愿意去挖支流。

瞬间整个府城的年轻人都动了起来,沈陵为了鼓舞士气和安抚人心, 也和他们一道。下面的县城也有各种逃灾的,沈陵派人去安抚人心, 如今这个时刻,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护住淮南, 才是最好的方法。

雨已经连着下了十天,水位的确有在上涨,但目前看来没有太大的危险, 支流一停不停地在挖, 如今实行轮班制, 夜里轮流挖, 粮食供应必须跟上。

金大人和城中氏族谈判, 他们人逃可以, 但是必须提供一些粮食, 最终还是要到了一些。有些世家比较好, 没多说就开了自家的库存,有些就很磨蹭了,也就是他们如今没空和他们掰扯这些事情。

沈陵相信金大人一定会秋后算账的。

开支流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一共开两条支流,沈陵和金大人各负责一条,几乎一个府城大半的劳动力都拉来挖了。

大家喊起了号子,整齐划一地放锄头,雨水混着泥土,身上脸上溅得都是,但一想到大家的家园,谁都不敢停下了。

“都歇息歇息!吃饭啦!”负责敲着锣鼓身后推着装食物的大桶,因为人多,吃饭也得分批次。

沈陵这两天都和他们同吃同作,随手摸了一把脸,也和他们一道,随便找了个石头坐下来,伙食只有粗粮,那么多人没办法。

大家都是速战速决,吃完饭可以休息一下。

“大人,您可真是个好官,您这么大的官,还和我们一起吃这种。”大伙和这位通判大人熟悉了,知道这位通判是个好的,言语间也放开了许多。

沈陵咽下一口糙米,还好现在湿漉漉的,也不嫌干,就是卡喉咙,笑着说道:“再大的官也是人,这是人吃的,我自然也吃得。咱们都是为了淮南府,大家都熬一熬。”

原本官吏想给他开小灶,沈陵觉得太浪费时间,和他们一起吃点就行了。一来,和百姓吃一样的,下面的官吏也不敢克扣,二来,他们觉得他这个做官的和他们吃一样的,就也不会有什么心里不平衡。

黝黑的汉子啃着苞米,大声道:“大人,我们都相信您!”

“对,大人,我们都相信您!”

大家都被感染了,一个接着一个喊了起来,沈陵看着一张张被泥土染脏了的朴实脸蛋,原本疲惫的身躯又觉得充满了力量,他们也都是谁的父亲谁的儿子,沈陵此时此刻,才明白父母官的意思,他负担了一个地方万千家庭的安危。

沈陵做了个手势,他们渐渐都安静下来,沈陵道:“大家都是英雄,都是我们淮南府的英雄。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们不是为了别人,为了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孩子,我们的子孙后辈,我们都要守住淮南!治好淮河!”

“治好淮河!守住淮南!”

大家热血澎湃,都纷纷起来拿起自己的锄头。

又挖了一天一夜,沈陵从前到后视察了一遍,马上就是最惊险的事情了,加宽的部分和原来的河道有一道堑,没有挖通,是从外头往里面挖的,等外面挖的差不多了,就要把阻拦部分给挖掉。

大部分人都上了岸,善水的汉子身上系着绳子,站了一排,一声令下,都跳了下去,新挖出来的河道已经有一点渗水了,几个壮汉几锄头下去,立即水就喷涌而出,上面的人都紧紧地拽着绳子。

水很快就畅通了,淹没过了人,几个汉子浮上来吸几口气,又沉下去,一直到水流畅通无阻,沈陵赶紧让上面的人拉,一群人用力把他们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