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222)

此时傍晚城门已经关闭,沈陵让下人拿着任书去找守城门的,守城门的士兵不识字,可又怕是真的被问责,赶紧找兵官。

确定之后,城门立即开了放行,几个士兵也是点头哈腰地道歉。

沈陵很是理解,见他们这么战战兢兢怕他不悦,道:“你们做的很对,本官刚到,核实身份是应该的,你们看守城门守护一城百姓,仔细些是好事情。”

等沈陵的马车走了,城门口的几个士兵还愣在那儿傻笑。

“通判大人这是在夸咱们?”

“新来的通判可真年轻,我瞧文书上写着二十三岁,啧啧,人家二十三岁已经是通判了,肯定家世了不得。不过人可真和气,不像上一个。”

沈陵进了淮南府就开始观察,淮南府比建康府肯定是小的,建筑风格和建康府还是比较相近的。

淮南府知府金大人听到下人的汇报,立即请沈陵到家中来用晚餐,他的确需要先去最高领导那儿报道一下。

他在知府的府邸稍作休整,这几日赶路模样委实不太好,金大人简单设了一个宴席,进了厅堂见到他金大人站了起来,沈陵忙先行礼:“下官沈陵见过金大人。”

金大人是个有些胖的老人,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对佛祖耳,听老师说,他这对大耳垂圣上都夸过。世人也都说耳垂大有福气,金大人这样的肯定就是福相了。

金大人笑着上前扶起来:“孝原,我早收到你老师的来信了,没想到这般的巧,不必客气,我同你老师相识多年,竟不想他晚年收了个徒弟。不过你给你老师争气,不像我家的几个小子。你们还不快过来见过沈叔。”

金大人是对自己的几个孙子说的,沈陵看着好几个比他还大的,但按着现在的辈分,的确如此,沈陵也只好受着。

沈陵和金大人一道入座,金大人让人准备了一些淮南府地道的美食,沈陵后世知道的就是淮南牛肉汤,这儿的确爱米线、粉丝一类的,口味和建康府相差也不大。

金大人举杯邀他共饮,笑着说道:“我们私下里不必这么拘束,我也算得上你的长辈,你老师托我多关照你。你年轻力壮,前途无量,咱们同心合力,共同把这淮南府治理好。”

沈陵道:“谢大人赏识,晚辈在经验方面肯定是不如您的,老师也是怕我当不得事,若晚辈有什么不妥的,还请大人多多指点。”

对于沈陵这番话,金大人也是满意至极,他快致仕了,也不愿争权夺位,但也不想被人踩在头上。真是恰好送来的枕头,新的通判竟是老友的学生,金大人亦是喜闻乐见。

金大人还挺会说话的,宴席间谈笑风生,沈陵也不自觉地喝了不少酒,直到第二日在金大人府中醒来,沈陵不禁苦笑,果然是老狐狸啊!

第104章

即便来之前做了这么多准备, 没想到来的第一天就被灌倒了。真是印证的那句话, 现实是残酷的。

自己也反思了一下,是他警戒心太弱。金大人才和他说几句关系话,他的戒备就松了。

金大人这样的官场老狐狸估计都摸透了他, 虽说这是迟早的事情,但这一切也太快了。

沈陵一直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要走科研的路,相对环境比较简单, 虽说学术界也有不太好的人, 但概率比较小。

不过, 来之前老师也说,让他安心做事情,不参与那些争权夺位,金大人也不会为难他。

通判府离知府不远,这都是朝廷建造的, 每年都会维修一下,差肯定不会差的, 毕竟是府城最高领导住的地方。

沈陵带得下人不多, 有些行李还在路上,只能让下人先简单打扫一下, 金大人让他不用急着上值, 好好休息几日。沈陵现在就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副手的位置上, 听从金大人的安排就行。

下人们收拾屋子, 该办置的办置, 等过一段时间,父母妻儿也要回来了。

沈陵正好也熟悉熟悉淮南府,淮南府和建康府一样,四周都有山,沈陵记得淮南这个地方应该是有煤矿的,但如今好似并没有听说大规模开采什么的。他猜测可能有几个原因,要么还没大规模发现,要么没有开采技术。

沈陵在街上走了几日,看一看百姓的生活,现在太平盛世,只要没有特别贪的官员,百姓生活应该还是不错的。淮南府是豆腐的发源地,好多人家做豆腐,还有几家大酒楼做的牛肉汤的确很好喝。

在这边饮食没有任何问题,沈陵还挺吃得习惯的。他走在街上大家也都不认识他,沈陵在茶楼里听了点城里的事儿,东家长西家短,还有大户人家的八卦。

小时候沈全在茶楼里做掌柜,沈陵就爱在那边听听闲话,虽说半真半假,但最能了解这些百姓心里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