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186)

“如今用冰太早了,天还得再热,现在就开始用冰,等再热些就熬不住了。”沈陵就担心用冰太早,再热就更难熬,而且总不可能是一天到晚用冰,一冷一热对身体也不好。

苦夏苦夏,在现代夏天都是痛苦的季节,更别说如今了,沈陵在中枢院还好一些,到了时节,内务府就开始发放冰,不过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也是在一天里头最热的那段时间派冰。

圣上在端午过后就宣布要去避暑了,京城交给太子和几位皇子。不过这个时节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只要地方不犯什么事,他们也就没事。

沈陵空闲也有时间做一做自己搁置了很久的硬笔,之前他尝试灌墨的,外壳用铜铁,笔头都无法流畅出墨,会一下子流出很多,又或者一下子流不出来。

想想还是做蘸墨吧,和毛笔一样,但硬笔头到底好写,能写快一些,由于对笔尖的要求高,必须非常精细。

沈陵把毛笔的笔尖做成硬短一些的笔尖,让笔尖不散开来,更像后世的一种简易毛笔,他写字的时候也不用一直提着,可以像后世写字一样,用硬一点的笔对纸张也有要求了,他必须得用硬纸才成,宣纸是不能用了。

文以苓用习惯这种笔后,也不免称赞道:“这种样式的笔写起来真的快,写出来的字也能更小一些。”

因天气比较炎热,京城的驿站着了火,这可真是不得不重建了,原本吧,这事儿和中枢院没有关系,只是由中枢大臣审批,但如今圣上不在,有几位大人陪同圣上避暑去了。剩下的几位大人担心圣上回来责罚他们办事不力,要派一个人过去监工。

这可真是个苦差事,基本上是没人愿意的。

“孝原,我记得你会做孝子机,想必是懂木工的,这事儿就交给你吧。”孙大人笑眯眯地说道。

大家都用同情的眼神看着他,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孙大人这是在针对沈陵。

沈陵心里再有想法也不能表现出来,面色沉稳,道:“谢大人,下官定竭尽全力。”

孙大人睥睨地看了他一眼,挺着大肚腩一摇一摆地走了。

胡玮同情地望着他,道:“孝原,可就辛苦你了。”

沈陵倒没有他们这么想不开,去监工又不是让他指挥,除了热一点,可能事情还少一些,笑了笑道:“也还好,都是做事情,那边的还不用动脑子,那我的活可就要交给你们了。”

“诶,少了你,咱们这些算数的可就要烦死了。”

大家都是人精儿,这事儿交给了沈陵可不就轮不到他们了。

下午沈陵就把手头的事情交接一下,分给了别人。

下值后,汤鸣则和他一道走,替他鸣不平:“姓孙的一看就是在针对你,哎,当初就说让你多送些礼,他现在就是把什么难什么派给你。”

沈陵道:“最多一个月的事情,估计半个多月就行了,监工而已,真正负责的又不是我。”

“你倒是看得开,看看这天,在外头站一会儿就热成这样。”汤鸣则拿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沈陵登上马,准备回家了,道:“此事已成定局,多说无益,记得以后给我多送几杯凉茶。”

回到家中,沈陵也说了这件事情,沈全和方氏不懂,还颇为高兴,觉得他是受器重才会被额外委派任务。

文以苓频频看他,沈陵在桌子底下悄悄握住她的手。

“这个天做监工该有多晒,中午我让下人送些凉茶过去。”文以苓给他准备明日穿的衣裳,一边絮絮叨叨。

沈陵笑着说道:“这些日子估计会黑一点,我就是去监工,不会太费心的。”

第二日沈陵就去驿站那边了,重建的事情是工部负责的,虽然圣上不在,但大家都怕办事不力被责罚,尤其是上面的几位皇子,上面这么重视,下面肯定也得卖力。

沈陵的工作就是盯梢工程进度,不能拖延工期,但总的来说,他事情不多,可以坐在旁边的小亭子里和工部的人唠唠嗑。

的确也是肉眼可见的黑,每日回去衣衫都是湿透了。

“这个天哪里是能出来的,老三老四真是坏透了,净把这样的苦活儿推给本王!”齐王下了马车就被这热气蒸得受不了。

“殿下您就是太实诚了,您派个人过来瞧一眼就成了,何必亲自过来呢。”随从不停地给他扇着风。

齐王看了看这刺眼的天,踩了踩脚下的石头,打开自己的扇子,慢悠悠地扇了起来:“这你就不懂了吧,本王这叫亲力亲为,才能体现出本王的不同,等父皇回来,本王好邀个功劳。一会儿把扇子收起来。”

齐王走进去,驿站里头忙忙碌碌,多是赤着膀子的农民,他们见着他敬畏地躲开,或是结结巴巴地叫一声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