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176)

“少爷买什么书?可要考童生,咱们这儿出了本新书,新科进士写的,专门针对童生试里的策论。”

“这策论宝典专门针对童生试,这沈大人就是发明了孝子机的,还得圣上夸赞。”

起先都是靠掌柜的推荐,后来这名号打出去一些了,每天都会有三两个人过来买,可以说是不错了,连四书五经都没有这销量,掌柜的让印刷坊再印个一小批。

忽地有一日,一群人都涌进来问:“你们家那策论宝典还有没有了?”

“可有策论宝典?”

第084章

“没有啦,卖光了卖光了, 过几天再来吧!”

“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还等着做题呢!”

忽然之间, 京城的学子中开始流行起一本宝典, 曾家的书肆一时间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快, 立即让印刷坊加紧印刷。

根据几个学子的反馈,觉得这书实用, 能跟着书学,还有配套的题目,只要自己跟着学, 就能弄懂, 不似有些夫子, 说的不清楚, 又怕被骂,或是有些夫子的学问也不到家,他们的夫子大多数都是秀才,可这书可是进士出的。

一开始只敢印百本, 如今掌柜的算是放开了胆子, 这书卖的好, 他们赚的也多啊, 宣传得更卖力了, 在门口竖了一块小板子,写着几月几日有多少本宝典。

那一日一大早,学生们都早早的排起了队, 还有帮孩子抢的大人。

“孩子做学问不容易,听说这书是今年新科进士出的,沈大人还是圣上钦点的孝子,今年才二十岁,哎,我家这小子要是能有沈大人一半的才智,我都能乐疯了。”

“就盼着能中个童生,沈大人真是好官啊,他中了进士,觉得咱们这样的普通百姓的孩子读书太难了,所以写了这本书给咱们普通百姓的孩子……”

沈全现在每天都会兴高采烈地出去,他现在爱去书肆和茶馆,每回都能听到读书人称赞他儿子,他再回来和方氏说。

也不知道他家地址怎么泄露出去的,每天沈家门口还总是有新鲜的菜和肉,不得已,沈陵只能让一个下人在门口拦着,送过来的也送给街上一些乞丐。

这样一来,中枢院的人也都知晓了他写了一本书,一时间沈陵的存在感极强。

“孝原,没想到你这不声不响地写了一本书啊,可以啊。”

“孝原现在可是咱们京城的名人,这书还是我家侄儿和我说的,说你写得深入浅出,你也真是不够意思,出了书也不给我们送几本。”

“现在外头可都是沈大人的美名……”

不管是酸也好还是真心实意夸他,沈陵都笑呵呵地说:“我这拙作哪里好意思送给各位,若是你们家中有要考童生的学子,我倒是可以送个几本。”

通俗地来说,这书就是不够高大上,虽说比话本一类好,可到底不似文集诗集能在士人当中扬民。

只不过沈陵开了这个先河。

连他的上司见着他都会问一句,中枢院自然不会只有中枢大臣,中枢大臣手下还有一些办事的,像管他们编修的都有好几个。

分派他们任务,和上面的大人对接,和他们打好关系很有必要,所以一进来大家都会给几位大人送礼,像曾跃这样的不用说,不送礼都会讨好他。

可能沈陵送得礼轻,加上家世普通,人都爱挑软柿子捏,不好得罪其他家世出众的,就都会把那些杂活交给沈陵他们,像汤鸣则被针对了几次,又送了点礼,算是破财消灾。

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沈陵做了也就做了,但有时候太过分了,沈陵也会回绝。

“大人,刚才卢大人交给下官的,下官还未做完,下官怕耽搁了您的事情。”沈陵不紧不慢地说道,面前这个孙大人算是中枢院数的上名号的讨厌人物。

孙大人皮笑肉不笑,又拿出那番架势:“看来是本大人的事儿在你这儿算不得什么事儿,沈大人现在写了书出了名果然就是不一样了啊。有这个闲工夫写书,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办好事。”

沈陵道:“大人说的是。”

这一拳打在棉花上,孙大人气呼呼地找别人去了。

沈陵若无其事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孙大人和他一个前同事很像,搞科研还爱酸别人的进度,沈陵就不搭理他,不把他当回事,气死他。

孙大人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行事作风也不讨人喜欢,若不然这么多年了还在这个位置上。

胡玮笑着说道:“孝原,今日大家一起出去喝个小酒,你这回可不能不去。”

沈陵苦笑:“我这酒量就是败兴。”

沈陵以前喝红酒还行,白的真不成,太烈了,北方的爷们喝酒还爽快,爱一口干,沈陵最怕劝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