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143)

所以今年下半年开始,沈陵就乖乖待在家中多陪陪父母了,本来沈全想陪同一起去,沈陵劝阻了他,他这一来一回至少得要一年,家里还需要他。路上有汤鸣则和严清辉,到了京城老师在那儿等他,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

想想他如今经验可能比自己还丰富,沈全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老头忽然把大家都召回来,宣布了一件事情,他要分家!

虽说大家如今没什么矛盾,可总有一日是要分家的,前几年大家都不想分家,如今大家就更不想了。沈陵中了举,难保还会再进一步。

沈陵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分家是他爷爷先提的,看村里其他老人,都恨不得子孙一起住到天荒地老。

大房二房心里也清楚,家里能有今天,还是这个侄儿的功劳,家里生财的点子是他想出来的,沈家的门楣也是靠着他一步步抬高的。若没了侄儿,他们家就还在辛苦种地。

沈全不想分家是因为他们这一房人丁稀薄,就沈陵一个独苗苗,还是得靠堂兄弟们相互支撑,家里最大的收入就是作坊,没有他两个兄长,这作坊也办不起来,供沈陵考进士用钱就更多了。

沈全道:“爹您怎么又想这一出了,咱们家这日子好端端的,您提什么分家啊!”

沈全起了个头,沈大沈二知晓了他的态度,也立即说道:“就是啊爹,咱们家和和气气的,您和娘的身子还这么硬朗。”

沈老头坐上首,便是这两年养尊处优,可年轻时吃太多苦,这两年也是很明显的老了,眉毛胡子都白了,看着一屋子的儿孙,心里舒坦,道:“你们别急,这回我想着先内部分家,官府那边先不报备,主要把咱们家大头的东西给分好,要是我哪天突然就不在了,你们兄弟三个也别争。”

“爹说的哪里话!”三个儿子都惊慌失色,忙问沈老头是不是哪里不舒坦。

崔氏嗔怪道:“你这说的什么话!看把几个孩子吓的,你就快点说完。”

作为枕边人,崔氏肯定是知晓沈老头的想法的。

沈老头道:“这些事儿都是说不准的,我和你们娘年纪都大了,事儿也都交给你们兄弟三个了,你们是手足,这些年也一直相互扶持,咱们家才能有今天。但现在孩子们都大了,重孙儿都有了,宴席迟早要散。明年铁娃就要去京城了,考进士的花哨大。咱们自家人先分一下,零零碎碎的不管,主要是家里的作坊和田地以及现银。”

沈二道:“爹,铁娃考进士花哨再大,难不成我们还不乐意供了?铁娃是咱们家的门楣,怎么都得供上去。”

侄儿这样以前算是花钱少的了,每回都是一次就中。

沈老头自然不担心儿子孙子,他是担心……沈老头视线扫过几个孙媳妇,到底家里人多了,心容易不齐。沈老头不想最后几个孩子撕破脸皮,有些事情还是说清楚一些,等他不在了,三房念旧情,肯定也会拉扯大房二房。

铁娃以后指不定就中进士了,大房二房还是要靠三房的,如今铁娃中举,这免税田就能给家里省一大笔钱财。更不要说中举过后,他们家在建业县也有了名望。

沈老头欣慰道:“这我自然不担心你们,铁娃给家里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你们怎么会舍不得这么点钱。如今分个大头,又不是真的分家,是为了让大家心里都有个数目。”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心里一想也是,至少能知道自家能分到多少。

先是作坊,作坊肯定是大房占大头,这个大家都没有意见,作坊还是大家一起经营,盈利是大房四成,二房三房三成。

“铁娃要继续读书,出力的还是大房二房,日后若是老三跟着铁娃也不出力了,也得这么分,这些点子都是铁娃想出来的。”

“这个田地,三房得多占一些,这些都是挂在铁娃名下免税的,别人赠与铁娃的田地还是归铁娃……”

“家里在城里有几套宅子,当初说好了,府城的宅子是给铁娃买的……”

沈陵算是明白了,他爷爷这个分家完全是为了他而分的!他要去京城,开哨花哨大,分家后,他爹手里能够掌控的银子就多了,指不定他登科后,还得在京城安定下来,处处都是钱银。

到后面,沈全任由沈老头说了,因为这一次分家,明显是为了他儿子。

沈陵内心百般滋味,沈老头一直都很努力平衡家里,个个孩子都照顾到了。

“家里就铁娃一个孩子没成亲,这钱以后还是公中要出的……”

沈老头虽然是为了沈陵,但是分家还是不偏不倚,不会让其他两房吃亏,大房是长房,但二房有两个儿子,三房是最出息的,最后大家分到的其实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