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名路[科举](131)

梁氏平复了一下心境,道:“也是,哎,这回去,囡囡一直让我们进京,侍奉我们终老。常敬,你这一辈子都不打算进京?”

文常敬对京城很是抗拒,这么些年从未去过京城,连见女儿都是女儿随夫家回乡祭祖,他才见上。这一回梁氏入京,还是女儿用了惯用的法子,装病骗过去的。

虽说都知道这个伎俩了,可梁氏还是每回都过去。

文常敬敷衍道:“再说吧。”

“什么再说吧,囡囡一个劲朝我哭……”

……

临近年关,沈陵也该回去过年了,还好文家的族人都回来了,不然沈陵都担忧老师和师母。

今年家里又添了丁,吃年夜饭的时候,沈陵才惊觉原来自家已经有这么多人了,第四辈也有了三个孩子。

沈世敏的惨日子又来了,沈陵每回归家都会考察的,发现他哪边不好,就会布置一堆功课,所以好好的新年,小世敏就是在一堆功课中度过的,这可能是他对童年最深刻的影响了。

家里虽然对孩子的溺爱有所好转,但还是只有大郎会严厉一些,沈陵就抓他的功课,他还是盼着自家下一代能有个领头羊,世敏是长孙,这头不能坏。沈陵也经常会和大郎二郎说一点育儿知识,原本就是看他姐怎么教侄儿,侄儿虽然顽皮,可成绩还是很好的。

今年过年,沈老头就提起分家的事情,沈大沈二沈全都劝阻,他才作罢,其实内心也是高兴的,毕竟三个儿子关系要好,家和万事兴。

沈老头如今已经不当家了,都交给了三个儿子,兄弟三个都商量好的,不急着分家,家里的作坊是他们三个一起做的,以后就算分家了,沈大占大份,他们至少得有分成,但沈大也知道自己不善经营,得靠弟弟。

年后沈陵就十六了,他身高大概有一米七五了,在世人眼中,算是很高了。下面的小胡渣生长更快了,是不是就得刮一下,还好他这个年龄不用蓄胡子,沈陵真心不喜欢蓄胡子,主要是亚洲人体毛旺盛程度有限,一般没有欧洲人的络腮胡,大多数是八字胡加上下巴下面一块。

年后,沈陵又前往扬州府,这回沈陵还见到了老师的侄儿,按着道理,他该称呼一声师兄,文大人颇为和气,赠予他见面礼,还谢他陪伴老师和师母。

沈陵受之有愧,文家不愧是书香世家,即便受前朝残害,也能这么快恢复,到文家的第三辈已经开始有好几个入朝为官了,这是得多少代的累积。

从今年开始,老师对他的教导更加严格了,几乎是一点小错也不允许他犯,不过这样的确有好处,写文章的时候他会思考得更全面,争取一气呵成。

偶尔老师还会带他拜会一下友人,能被老师称呼为友人的,自然也非同寻常,友人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养鹅的老者,原因之一么是他被鹅啄了好几下。其次那位先生写了一篇论鹅,沈陵记忆犹新。

沈陵拜读过后,佩服至极,能把鹅上升到这个境界,当真是热爱了。

时间过得也很快,一年就很快过去了,圣上当真开了恩科,开恩科的消息一传来,读书人们都躁动了,今年一定会是科考大年,沈陵回建康府就听见茶楼里的读书人都在议论科考的事情。

“今年参加的人肯定多,我就怕遇着的都太厉害。”

“年年都有厉害的,今年还多了些名额,说不定就有希望呢!”

沈陵走进茶楼,汤鸣则严清辉都在,沈陵快步走过去。

“陵弟来了,真是大忙人,现在要见你一面可真难。”师兄打趣道。

严清辉挪了挪,挪出一个位置给他,沈陵朝他无声打了个招呼,道:“师兄,你看你一句话我这不就过来了吗?”

这回正好他在家中,便立即赶到建康府了,这两年他们这一届的师兄们陆陆续续也都从府学肄业,在家读书了。

严清辉去年做了爹,他媳妇给他生了个女儿,洗三的时候沈陵赶不回去,沈全送得礼,百日沈陵去的,这冷冰冰的家伙竟然生了个软乎乎爱笑的闺女,应该是像母亲。

坐他旁边,沈陵就闻到小孩子独有的奶香味,忍不住打量了一下严清辉,看来在家里头没少抱孩子。

“陵弟又高了啊,想想刚见的时候还没比我儿子大几岁,现在可真是大人了,家里有没有给你定亲?”坐他旁边的刘师兄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入府学的时候和不少人的孩子差不多大,大家也都把他当晚辈照顾,几个师兄看看他再想想自己的儿子,真是直想叹气,都差不多年纪,自家的小子连个童生试还没过。

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人关心他的亲事,沈陵打吗哈哈鱼:“师兄还是老样子,诶,王师兄呢?今天怎么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