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121)

作者: 芯苷 阅读记录

挂断电话,林冉把电话让给在一旁也听到高厂长说话的于厂长,听着于厂长拨出南江省城的电话,林冉把手背过身后去,偷偷的搓了搓手心的汗水,好险,幸亏高厂长聪明。

等于厂长挂断电话,感激的跟林冉道谢,抓紧时间开始安排帮林冉换粮的事情。

而另一边的南江省城,工会接到消息的时候,忍不住面面相觑,石景钢铁厂叫林冉的这位同志,效率也太高了吧。

党委听到消息的时候,也犯了愁,这入党申请书,到底是批还是不批啊?

第68章

一大早,镇上的居民们就往砖厂院里聚集,大家一个镇上住着,还有的两三家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消息都是互通的。

昨晚林冉要以物换粮的消息传开,砖厂职工的亲朋好友们第一个闻风而动,因为第一次听说这么新奇的事情,大家大多空手而来,想瞧个热闹。

砖厂从来没有聚集过这么多人,不大的会议室里顿时有些拥挤,于厂长派人来主持秩序,让真心想换粮的排成一队,剩下的靠在墙边围着观看。

见人秩序维持的差不多了,林冉坐在于厂长帮忙安置的桌子后面,拿出自己昨晚整理过的行李箱,开始往桌子上摆放‘样品’。

大中小三个尺寸的饭盒上一下二的摞起来,旁边放两个崭新的白漆茶缸,淘宝批发来的钢笔,一盒一板有十二只,林冉都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剩下的全部放在行李箱里等人来换走。

摆出来的这些东西在镇上的供销社确实很难买到,一些围观的人已经有些心动,催着家人回家取粮食。

林冉一边往桌子上摆东西,一边讲解自己换粮的规则,“瞧一瞧看一看,不要钱不要券,只要大米和白肉,您换不了吃亏,换不了上当啊。”

还记得上辈子她每次经过‘两元店’的时候,店家都是拿大喇叭放着这种广告,想到吆喝,林冉不知为什么脑海里第一葛浮现的就是这段。

听着林冉的吆喝,有几个已经走到门口的人都止住了脚步,大米和肉可都是她们平时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拿来换这些日用品感觉有些心疼,没有打头阵,不少人都开始打退堂鼓。

家里锅碗瓢盆的还有用的,要不,再挺一挺?

林冉也不管大家的反应,继续从行李箱里掏东西出来。

雪花膏、胶皮鞋、围巾、一沓子本子,随着这些东西出现在桌子上,不少人眼睛都是一亮。

那可是明星都在用的雪花膏,耐磨又体面的胶皮鞋,据说是上海最流行的围巾,崭新的本子,随便拿出来一样,都是他们去省城都得托人还不一定能抢购到的东西。

“闺女,你看我这些粮食能换点啥?”一个老大娘拎着筐走过来,有些踌躇,她想给小女儿换点女孩子用的东西,老来得子加上是唯一的女儿,难免想宠一些。

筐里,大娘两手解开一个白布袋子,里面微黄的大米足足有大半袋子,粗略看起来有个二三十斤。

微黄的大米不是放置过久发黄,而是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稻壳后的颖果,俗称糙米,因为没有进行过再加工,所以价格比精制大米要便宜一些。

交换和黑市肯定是不一样的,林冉略微思索片刻,最终定下了糙米三毛一斤,精制大米四毛一斤,肉类五毛一斤的换购价格、

这价格可比收购站的价格高了不少,还能换到平时买不到的很多好东西,不少原先就带着粮食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

一布兜子的糙米过了称,三十二斤重,合计六块四毛钱。

“大娘,给您算六块四,您想换什么东西呀?”林冉比了比自己桌上的东西,并介绍了这些东西的换购价格。

“闺女,我想换这个,你看我得添多少钱?”大娘比了比桌子上的围巾,等秋天的时候,小姑娘家家的,围个围巾肯定特别好看,她就想给她小闺女换条围巾戴,而且她看过了,林冉箱子里的围巾样式繁多,每样也就一两条,连‘撞衫’几率都低一些。

“大娘,围巾换购价是12元一条,您这还差五块六,”林冉算了算,跟她讲,“不过咱们这是换购,不能收钱,您看家里还有没有粮食或者肉啥的能来换的?”

“我家就有点狍子肉干,你看成么?”老大娘想了想,只能换大米和肉的话,自家好像只有狍子肉能换了。

狍子肉?想到北大荒时期,东北流行的一句话,‘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可是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里说的,只不过上辈子林冉穿越前,狍子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杀和吃狍子肉都是违法的。

狍子肉也是肉,林冉当然同意,只不过因为是肉干,价格上虽然没有变动,但称称的时候林冉还是给高了一些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