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树与烂柯人(47)

作者: 舍曼 阅读记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那头顶一串的霓虹灯下,复古的俄式路灯下,陈烟桥正在一个老婆婆面前挑东西,他似乎还在跟老婆婆讲话,老婆婆身上挂着一堆花环、手工鲜花、小纪念品之类的。

倪芝从前见她在江边卖吹泡泡的小罐儿,大约是今晚流动到街上人多地方转转。

八九十岁的老人,零下三十度的时候,仍然以此为生,早出晚归。

他似乎察觉到什么,回头看了眼。

倪芝脑子里只有这么一句俗不可耐的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冲倪芝点了点头,又继续低头挑东西。

等他挑完了过来,把手里一堆的花环手工花都给倪芝。

他语气有些歉意,“我本想着一两分钟就回去,没想到你出来了。”

倪芝问她,“老婆婆之前不是在江边卖吹泡泡的吗?”

陈烟桥说:“她说了,有年轻点儿的带她卖这个,好一点儿。”

倪芝点头,“那我也去买一点儿吧。”

陈烟桥拦住她,“别去了,她都看见我们站一起了。”

倪芝看过去,老婆婆冲着他们笑,又继续往前面走,边走边问路人买不买东西。

他们顺着人群一直走,走到经纬街头,又倒回来中间,走过哈一百和道里市场,索菲亚教堂仍亮着灯。

鸽子不怕人,就在广场上、人群见在地上啄食。

那些热恋的男男女女说的最动听的话都关于它,“咱们结婚时候,就搁这儿拍照片吧。”

“好,拿那头纱搁这儿挥,我见人家拍老好看了。”

“咱要拍不一样式儿的。”

“对对对。抱肩上拍。整点儿人家没有的。”

“搁索菲亚这一照,可洋气了,那不跟那国外一样?”

“咱哈尔滨以前是小巴黎啊。”

倪芝问他:“你画过索菲亚吗?”

陈烟桥把本子往前翻了翻又合上,“不在这本。”

他问:“要看吗?”

其实他问了她,他也没等回应,就拿铅笔画了起来。

很快纸上就出现了最简单的圆顶教堂轮廓。

等这幅差不多完成了,倪芝开口,“能把我画进去吗?背景是教堂。”

他尚在补全细节,笔尖顿了顿,“画了一天,手画多了,就开始抖了。”

说完,他就草草画了最后两笔,扣上了本子。

倪芝愣了愣,最终什么没问。

冲他递了今天那两幅画。

“我看别人画,都签了名,你补上。”

陈烟桥似乎犹豫了几秒。

还是写了名字和日期。

他写的中规中矩,就是漂亮的行草,没有刻意花哨的艺术感签名。

和那天烧纸时候见的一样。

不像倪芝的字,写得难看,别人见了总要感叹,都说字如其人,你这个字确实和你不像一个人。

他们静默地坐了几分钟的光景,整个教堂就黑了。

原来已经夜晚十点了。

那几个在广场上追着跑的孩子被母亲喝住了,“回家了。”

陈烟桥也开了口,“回去吧。”

倪芝看着他的侧脸,“我还想再去江边转一转。”

回去江边,意味着要走回他们今天最开始出发的地方。

陈烟桥闻言转过来,他们对视了一眼,倪芝瞧见他眼睛里映出来马路上的一辆辆车飞驰而过,不知道他看见她眼睛里的什么。

他说,“好”。

商场都暗了。

人群慢慢散了。

走到友谊路的地下人行通道,坐着听流浪歌手的人,依旧零零散散坐了几层台阶。

这里的情侣是各不相同的,那边听边热吻的是热恋期,那边听边小心翼翼在对方耳边讲话的,多半是暧昧期,借着歌声吵闹才能亲近对方。

只有他们,与这里的人类型都不同,两个人不讲话,好像真的是出于热爱音乐,才坐在这里。

直到流浪歌手也收了吉他和音响。

“你今天是来干什么的?”

陈烟桥显然问的是她漫无目的地闲逛。

“之前养腿,没怎么出过门。今天就想出来走走。”

“还不回去吗?”

她想了想,“要不你先走吧。”

已经接近12点了,陈烟桥皱眉,“你要待到什么时候?”

倪芝笑了笑,“我想看江边日出。”

“我从来没见过中央大街的整个夜晚,也没见过江边日出。”

说实话,这样干的人,多得是。

不过只属于年轻人。

大概对于陈烟桥这样年龄的人来说大约是离经叛道。

陈烟桥仍然皱着眉,“你找个人来陪你,一个人不安全。”

倪芝摇头,“找不到。”

“那你找了人再来,今天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