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想想, 贺川还挺佩服贺永年。别看他对原身、对贺奶奶的态度是这样,可对继子的一番心意却是前无古人,堪称教科书级别,道一声绝世好继父绝不夸张。
王娟如今天也精神焕发,往日躲在贺永年背后的女人,今天第一次挺着胸走在人前。
农村保守,对寡妇再嫁少不了嘀咕几嘴,更别说她还把和前夫的几岁儿子带上,更是成为村里这方面主要议论对象。
王娟如也是知道这些的,平常和村里人相处都淡淡的,她想早点搬到县城里也不乏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现在,儿子考到了帝都的燕大,方圆百里顶顶的出息,大大的长脸,谁也不会拿过去那些破事说嘴。就算说了,那也是羡慕嫉妒,谁让她生了这么个好儿子呢。
即便后来看到前来道贺的王振发,王娟如也表现得大大方方,丝毫没有紧张。贺川瞧了一眼,这两人的保密工作还做得不错呀,竟然到现在都没透露出一丝风声。
贺小姑一家也没走,此时留下来收拾加聊天。
家里出来个名牌中的名牌大学生,甭管贺怀生是不是老贺家的种,总归是他们养的,吃她们家饭长大的,贺洁、朱建国都与有荣焉。
他们一对儿女,过几年也要参加高考,有贺怀生在前面带头,将来也考到帝都去,这有人照看总比没人照看来得强。
热热闹闹的大喜事,彻底盖过贺川被县一中录取的事。几乎每一个看到贺川的人都停下来拍拍贺川的肩,“好好和你哥学习,三年后也考个燕大回来。”
说的人都是诚心的,可听的人却有些漫不经心。在场所有人中,贺川才是那个局外人,应付完所有事,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至于还聚在堂屋里的人会说些什么,并不在意,也不想知道。
随着贺怀生步入最高学府,贺永年的事业心就越来越强。帝都居,大不易,儿子这么出息,他这个做父亲的就绝不能拖后腿,得奋斗出些东西留给儿子。
这三年在县城做生意,贺永年可不仅仅只是做生意。他人本就聪明,现在见识提了上来,脑子越发的活络。不仅重新捡起课本,还自发订阅各类前沿杂志报刊。
1984年,日本八佰伴在香港开设首店,如今三年过去,生意红红火火。不仅如此,同期进展的其他海外业务也遍地开花、节节高,其成功的经营模式一度成为业内佳话。
贺永年自家人知自家事,也没想着有朝一日能走向国际。可农民出生的田良平能将八佰伴摊子摊那么大,他贺永年就只能守着县城里的一亩三分地吗?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道理贺永年很早很早就明白。
当初,他若是没有辞去供销社的工作,能有后来属于自己的杂货店?没有杂货店作根基,他能搬到县城里,再经营一家超市?
想到即将到帝都读大学的大儿子,再想到虎头虎脑贪吃的小儿子,贺永年觉得他应该再做些什么,而不是得过且过。
之前涌出的想法再次浮现在脑海里,并越来越强烈。别人能弄出个八佰伴来,他就不能依样画葫芦搞个玖佰伴吗?
贺永年想到市里发展,县城终究太小了,人流量不行。只是,这些想法缺少钱来支撑,没有钱,寸步难行。
贺川知道这些,还是中秋节放假回家无意间听贺洁对贺奶奶说贺永年借钱,说到一头说起的。
贺永年想在市里开一家百货商场,这可不是一个钱两个钱就能行的。虽然政府鼓励大家搞经济,允许贷款,可能贷多少却是根据抵押物有标准的。
贺永年现在一个字钱,两个字缺钱,三个字很缺钱,自然起了向周围人借钱的打算。
贺洁不想借,她觉得自家大哥太飘。县城里的生意才经营三年,就想到市里发展,这市里能和县里一样吗,说不定就打了水漂。
而且,她两个孩子马上就上高中,婆婆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钱。
“你哥就是太活,县里面刚刚安定下来,就想着到市里。你别理,好好按按你哥的性子,过几年再说。”
贺奶奶皱着眉。小富即安,在贺奶奶看来,现在的日子已经够好的了,她真不明白自己这个儿子还要折腾些什么。
想到前些日子,贺永年找她索要川子妈的遗物,贺奶奶一口气就喘不过来。那些可都是留给川子的,他怎么好意思开口啊。
贺川没继续再听下去。高中的课业比起初中有深度多了,尤其是他还准备参加竞赛,需要付出的精力更多。
中秋节过后,贺川按时返校。却不知在他离开后,贺奶奶和贺永年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争吵,或许,也是最后一次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