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翻身记(62)

  “嫂子哪里的话,不舒坦多歇歇才是,这点活咋就辛苦了?”说话是七个人中最白净一个,剑眉朗目是个英俊青年,他是就是许卫国。

  大家关系好,过分客套反而生疏了,姜宁笑笑没说话。

  赵向东端详媳妇儿脸色,看果然好多了,他放下心,等眼前两人说差不多了,他就一一给双方介绍。

  许卫国已经结婚了,也住家属区,就在他们家脚底下的201,两家是邻居;侯爱民这个单身汉,不用说就住营房;还有二营营长孟跃进,二营副营长陈国柱,一营二连连长蒋自生,三连连长张富力等等。

  结婚住家属区的不少,也有单身住营房的,年纪有跟赵向东差不多的二十六七,也有二十二三年轻些。

  姜宁仔细认了人,一一打过招呼,末了笑道:“大家没吃饭吧,我去下点面条。”她面露歉意,“我们刚来,东西还没买上,得将就着简单些了。”

  人多就是力量大,她见屋子已经打扫得差不多,人家来帮了忙,留顿饭当然要的,这时候天都黑了,晚饭时间到了。

  “不用了嫂子。”

  姜宁挺热情的,许卫国却一挥手,笑道:“家里做了饭呢,你们刚安家正忙乱着,我们回家吃就行。”

  “就是,嫂子别跟我们客气,我让炊事班留着饭呢。”侯爱民紧接着说话,他搓了搓手,嘿嘿笑道:“东哥跟嫂子安顿好了,我们改天再来!”

  “行,那就改天。”几个交情好,赵向东也不说客气话,既然大家晚餐都有着落了,那就改天吧。

  “那我改天让东哥喊你们啦。”姜宁明白,他们说的是暖房,也就是入户宴了。

  赵向东也跟她说过,军属区新入户,惯例请暖房酒,不管菜色好坏多少,就图大家高兴高兴。

  自家现在确实有点儿不方便,她就不多留了。

  送走了一群人,姜宁去做饭,两口子中午就吃了干粮,现在早饿了。

  厨房不大,也就四五平米左右,有水槽有料理台有灶台,灶台上一个绿色的煤油炉子,是赵向东刚搬回来的,上方就是四扇木框玻璃窗。

  她顺手打开玻璃窗,外面风特别大,呼呼地往里灌,她赶紧把窗户关小,才好了些,不过都冬天感觉依旧凉飕飕的。

  姜宁观察片刻,发现军属楼后方不远不近的地方有连片山丘,两座小山空隙位置是个吸风口,不过没对准军属区,也就她家这一竖溜刮到点风尾,隔壁302估计没事。

  这平时除了做饭,就不好开窗对流了,不过风大也有个好处,就是做饭气味立即就能散,也不怕有一做好东西吃,附近邻居都会知道的状况出现。

  姜宁想了想,这得失还算合意,毕竟她手里有钱,不会亏待肚子,而在这年头太出格也不好,惹人非议,军属区邻居不同一般意义上的邻居。

  “宁宁,咱们吃啥?”赵向东十分自然地跟进厨房,洗了手要帮忙。

  姜宁含笑瞅了他一眼,很好,主动做家务帮忙做饭,不会向某些“大男人”,只会挑剔与等吃。

  “那咱做面条吧。”

  军区里面有服务站,相当于小卖部,里面货品种类挺少的,而且有时还会缺货,粮食是少数货品之一,赵向东刚才出门,顺便买了几斤面粉回来。

  姜宁看了看,是白面,这年头白面普遍不咋白,带点儿黑,卖相口感赶不上后世,但在眼下却是极好的了。

  她吩咐丈夫和粉揉面,她准备炒点熏鸡腊肉,完事再下面。熏鸡腊肉姜母买给闺女带上的,就是怕到了地方陌生找不到地儿买,扎得紧紧一大包。

  锅是新的就一个,不大,姜宁反复刷了好几遍,又盛了水架在煤油炉子上,打算烫一烫再用。

  这锅罐盆盏还是少了,改天得多添置。

  姜宁一边暗忖,一边点燃了煤油炉子,蓝色的火焰“腾”地冒出,她拧了拧长长的控火旋钮,将火调到中等。

  军属区不方便取柴买柴,大家基本都用煤油炉,这东西方便干净,炒菜非常好,就是如果焖东西或烧洗澡水的话,恐怕不大合适。

  “东哥,咱们得添个煤炉子。”烧蜂窝煤,姜宁想了想,“还是添两个吧。”

  “嗯,我明天让廖小山帮忙带。”批下房子后,赵向东次日就回乡了,他没在军属区生活过,小半天功夫想得也不太详尽。

  姜宁回忆一下,觉得大件差不多了,其他的,就自己慢慢添置吧。

上一篇:古代生存攻略 下一篇:尘世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