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武则天穿越成慈禧(117)

  猛地,静妃想到了什么,她抬头看着杏贞:“你别忘了你现在还在我手……”上字还未出口,就见杏贞迅速地动了手。

  拨开匕首,转身,踢,动手,这一系列的动作不过是几息的事,可是那两个静妃特意选来的高手已经死了,直愣愣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唯一还在动的就是从他们脖子上流出来的鲜血。

  下面的人都被杏贞这迅敏的速度惊到了,很快,太医也到了。

  殿内没有了任何声音,只有太医上好药之后的低声嘱咐声在殿内响起。

  而在太医离开之后,奕詝的声音也在殿内响起了:“静妃娘娘与六阿哥奕訢意图谋反,来人,把他们押下去关押起来。”

  “不行,我是静妃,就算皇上把皇位让给你了,我也是太妃,你不能这么对我。”

  “是吗?那就找个可以这么对你的。”奕詝拍了拍手掌,很快,从后面出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太监,另外一个赫然就是据说被软禁了的道光皇帝,现在的太上皇。

  道光神色微妙地看着奕詝,在奕詝的注视之下总算张开了嘴,虚弱的声音足以证明圣旨上说他身体虚弱的话绝对不是作假的:“把静妃和奕訢带下去,既然皇位已经传位给了奕詝,那么以后的事也由奕詝做主,朕,就安享天年了。”

  说完这句话,道光被扶着转身就要离开了。

  有了道光的出现,静妃所言奕詝软禁皇上的指控瞬间破碎,而在静妃和奕詝被带下去之后某些官员心里开始惴惴不安,而在道光转身的瞬间,又有一些官员跪了下去。

  “太上皇,四阿哥登基一事并无不妥,只是这皇后与皇上一同主持朝政一事很是不妥啊,女子本就是附属,岂能如此,请太上皇三思,收回旨意。”这人倒不是静妃的人,只是一向都以女子为属的读书人,在他看来,这么做就是不妥,所以他要主动提出来。

  道光无奈地看向奕詝,这事就是他也不愿,只是不知道这个儿子发了什么疯,偏要他写这么一条,而他,只是无奈罢了。

  奕詝倒是不在意这人的说法,在他看来,一旦他登基了,那么朝廷里的这些无用之人就要统统换掉,而他登基之初做的一些事要是有人反对那就是最好的处罚方法,而这一条让道光加上不过是想要给这些人一个缓冲罢了,同不同意都要实施。

  “既是太上皇下令,尔等就无需废话了,要是再有废话朕可不会手下留情,来人,太上皇身体不适,先送他去休息。”

  “是,皇上。”

  第六十一章 七道圣旨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除重刑之外统统释放,重刑者适当减刑,死刑者可以缓刑执行,只看具体表现。

  大赦天下是对于百姓而言已经不算陌生了,自古以来,新皇登基或者皇室之中有什么喜事之时都会出现大赦天下,而重刑死刑没有释放对于那些百姓而言也不是没有坏处,至少不会有屡教不改之徒继续祸害百姓。

  大赦天下的圣旨颁完之后,第二道圣旨便是减税,减免农民五成的赋税,提高商人的税收,但与此同时,若是商户们按期缴纳税收各地官员需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一道圣旨对于农民而言无异于天降喜讯,一直以来在他们身上的压力减轻了对他们的生活也会好很多,对于新皇也有了很深的好感,至于那些商户,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一直都是最低的,而自从清朝被破开放通商口岸之后,洋人大量涌入,他们的思想对于当地的商户和老百姓有了极深的影响,从而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商人们的税收,但是有了优惠政策对他们而言反而是更加有利了,这样一来那些多出来的税收也没什么大碍了。

  对于这一条其实是杏贞提出的,她自唐朝之后灵魂一直都在飘荡之中,每每战争的爆发总是自农民开始,而古语也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说,魏征更是三番两次提出这一点,来到清朝之后杏贞也派人去经营商业,自然知道商业要是发展起来其中的利润是非常大的。

  在广州的五年,杏贞和奕詝在洋学堂里学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他们的武器知识,还有许许多多国外的历史,两人都是当过皇帝的,自然习惯站在高处往下看,国外的历史对两人造成的影响比一般普通人还要来的深。

  清朝一直都在自夸农业发展极好,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得以温饱,但事实上不过是普及了番薯的种植,番薯极易种植,而且容易解决温饱问题,这么一算,事实上清朝的农业发展还比不过明朝中后期。

上一篇: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 下一篇:嫡女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