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265)

  沈歌呼吸着他身上的味道,望着他俊美的面容,心跳得有些快,“我就是担心你。”

  “我有何好担心?”荀飞光将身下修长的青年整个抱起来,“为夫在你心中这般不中用?”

  沈歌乖乖伸手环住他的脖子,咽咽口水,有些紧张地提示一句,“荀、荀哥,门窗仍未关。”

  荀飞光轻哼一声,“我们院有那等不识趣之人敢靠近?”说归说,他仍迈着长腿过去将门窗仔细关好。

  不多会儿,屋内便春色无边。

  又过了十余日,荀飞光这头一切已准备好,大军开拔。

  荀飞光带人这一去便带了两万余人,大大小小的船只多达两百余条。船上不仅有清凌卫及清凌卫预备军,百里宜也带了一批手下跟着。荀九须得收集情报,出征有他一名额。

  沈歌不放心飞光学院的先生与学生,愿意跟出来的也在,还有蛮子、胡奈青等人都在。

  他们原本就有开港口,通航线的计划,现今趁此机会,正好一并将海上航线打通,下次贸易往来便方便得多。

  这次出征,沈歌除让人带着粮草外,还让人押上了一批茶叶瓷器,不算顶好的东西,品质也能达到中上,到时若能卖出去,进项绝不会少。

  除此之外,沈歌还让人带了大量的瓷缸,路上准备种些瓜果蔬菜,以防坏血病。要是瓷缸子有多,路上接雨水也方便。

  在海上,淡水极为重要,多做几手准备总归没错,沈歌连鱼竿都备上一大捆,就打算万一要是缺水缺食便钓鱼喝血取食。

  荀飞光这般带着一大帮人出海,在不计信鸽成本之下,朝廷那头在五六日后收到消息。

  皇帝收到情报后沉默良久,召集心腹大臣谈话。

  “荀国公已带人出海,诸卿有何看法?”

  几个中老年肱骨之臣先仔仔细细将情报看一遍,又用眼色交流许久,终于有一激进些的中年大臣说道:“荀国公手上私兵太多,他若留在海外不回来,对大燕而言许是幸事。”

  另一位老大臣不大赞同,他有些忧虑地说道:“荀镇国公若不在,大燕能战者甚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荀国公出走,终归来说要利大于弊。”

  “这话臣不赞同。”

  皇帝抬眼望面前那消瘦清俊的大臣一眼,沉声问:“萧卿此话何讲?”

  “陛下。”萧藏一拱手,“自蔡安蔡将军镇守北边以来,北蛮频频扰边,近两年收成不好,若北边有大动静,恐怕——国家危矣。”

  皇帝自然清楚此话非虚,前两年大燕还因北蛮扰边而紧急将荀飞光召回。说到底,他燕家人坐江山也还没几年,底蕴不够深厚,若一着不慎,后患无穷。

  皇帝面上看不出什么,“依爱卿所言,该当如何?”

  “这……臣闻说有人为荀国公请封?”萧藏向来耿直。

  皇帝颔首,表示确有此事,“爱卿有话直言便是。”

  萧藏道:“臣斗胆。南关外海岛诸多,有不少已被洋夷占去,不如将这些岛封给荀国公,一来有荀国公镇守海外,洋夷绝不敢侵扰。二来荀国公治理诸岛,难有精力生旁的心思。再者,荀国公与沈歌成婚,两人无亲生孩儿,野心有限。”

  皇帝不说赞同也不说反对,面上淡淡:“诸卿可有其他意见?”

  这种事,没点胆量还真不敢有其他意见。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缄口不言。

  沈歌他们不知晓京都还有这么一番风波,他们的航程极顺利。

  果真如胡奈青所言,依照沈歌的运气,做事就没有不成的,他们的船一路北上,连大风大浪都没遇上过,几乎一路顺风顺水。

  船航行得快,沈歌他们几个又没压力,在船上无事可做时,一船人没少钓鱼吃。

  大鱼、小鱼、海鸟、乌贼等都是极鲜活生嫩的海货,生吃、煮来吃、炭烤来吃、晒来吃,吃原味、吃香辣味的、吃麻辣、吃盐焗味的,一个两个吃得无比满足。

  清凌卫上下原本就训练过海战事宜,在船上也待得极惯,航行月余以来,众将士的精神不仅没有萎靡,还战意高涨,一个两个都神采奕奕。

  安加略帝国到这一代时,实际疆域并不大,荀飞光带着两万多人一上岸便毫无悬念地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清凌卫一路往安加略帝国的首都攻打,所到之处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