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190)

  荀飞光与韶信匆匆过去点人,并安排人将村内百姓一起清点,看是否有伤亡。

  不一会儿,董小伍赶过来,陪着沈歌。两人在屋檐下等天亮,雨水还在滴滴答答地下,飘过来带着一丝凉意。

  沈歌觉得这一夜极为漫长,好在最终还是捱到了天亮。

  不知怎么回事,心里头总有些发慌。沈歌站起来,揉揉蹲得有些麻的脚,“小伍,我去看看荀哥在何处,你去灶上瞧瞧,若是有人就吩咐今早多煮些好东西。”

  董小伍不愿:“二爷,今日这么乱,我还是跟着您罢?”

  “无碍,你去就是,等会再过来找我。”沈歌说着不给小伍拒绝的机会,站起来迈着长腿飞快走了。

  董小伍只得领命而去。

  村内屋子崩塌了好几间,晚上就听见了响声,有两家村名与二十几个清凌卫被埋在房子底下。

  坍塌的都是泥砖房,雨水将墙根泡软了,地动一晃,房子再支撑不住,整间整间砸下来。硕大的房梁咣当砸到地上,有人当场就被砸死。

  荀飞光指挥人救人,半夜有风有雨,不好点油灯,半晚上过去,救出来的人才四个。

  随军的大夫看过,救活两个,其中一个奄奄一息,只是还在喘气,另一个好一些,只砸伤肩膀。剩下的两个年轻人不幸被埋在泥里,挖出来时就已没了气息。

  挖了半夜,大伙又累又疲惫。

  “还有没有人,能不能听到?”挖泥的百夫长大吼完,趴在地上,耳朵紧紧贴着土堆,泥土下传来细细的呻吟。

  “还有人,继续挖!”

  天一亮,众人的动作明显加快。

  沈歌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来,走到一身泥水的荀飞光旁,担忧地问:“荀哥,现下伤亡如何?”

  “还不清楚,但愿能多活几个。”

  火头军那边麻利地把早饭做好,三千多人轮流吃了,又继续奋战。

  临近中午之时,所有人都被挖了出来,一共死了十六个,有三个重伤,情况不容乐观,剩下几个好一些,只要小心些就无大碍。

  “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地动?”韶信想不通。

  斥候已走到前头去看,发生这样的事,他们得原地休整一两日。

  沈歌提醒荀飞光,要小心泥石流与山顶滑坡。荀飞光派经验丰富的老兵带人去周围查看。

  前车之鉴在,众人不敢再进屋时,不敢睡得太死,屋子周围一直有兵丁巡逻。见着有坍塌迹象的屋子,众人还拿梁撑着,就怕会倒。

  斥候回来得极快,不仅回来,还带回几只迷路的信鸽。

  这些信鸽都是外头传信过来找荀飞光的。

  此次地动主要还是安常一带,那头半夜地动,无数人死伤,连当地的县官都折了进去。南关城这头没怎么受影响,不过沿海一带好几个村叫浪给淹没了。

  事发突然,能飞过来的只是附近的信鸽,更远一点的消息稍后才能传过来。

  “大灾过后防大疫,现下清理附近,得将动物的尸首从水里挪开,防止疫病。若水的颜色不对,千万不能喝,水未烧开也不能喝。”沈歌将自个知道的消息说了一遍,他眸子里带着担忧,看了不远处的山林一眼,“这又雨又地动的,就怕山崩,我等住在里头不甚安全,最好去开阔一点的地方。”

  荀飞光手上现下什么都不多,就是人手够多,他将人手一一派出去,防止意外进一步发生。

  村子里死的人不算多,不过飞来横祸,村内的气氛不算多好。

  有人觉着清凌卫这伙兵丁在,事情发生后多亏他们搭了把手。也有心思不好的人暗地里传流言,说村里这么多年什么事都无,清凌卫一来就地动,这地动说不定是因为清凌卫杀人太多,带来的戾气所引起的。

  说什么的人都有,人心浮动。

  荀飞光令手下收缩规整,不再在村子里的人家借宿,省得进一步引发冲突。

  第二日,天放晴,斥候回来道前方路况尚可,荀飞光亲自考察一番,令队伍重新出发。受伤的那几个则留在村里休养,待好一些时跟上大部队。

  一路走的都是泥路,泥泞不堪,好多人路上都摔了跤,半条裤子沾满泥。风也还没停,一路来刮得树木簌簌作响,好在吹断的树木不多,不至于砸到人。

  荀飞光召来韶信及他几个手下,吩咐小心赶路,走出这一段路就好。

  谁也没料到,第二下午,他们快要走出山时,地又动了一次,这次比夜里还要厉害。山摇地动不说,地上还裂开了一条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