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家小农女(195)

许昌荣转身,跟秦氏解释道,“那日小生在路上经过,夫人家的狗猛蹿出来,小生受惊骂了它一句,小生确有不当之处。不过小生的母亲在家时经常说,狗这东西没脸,明明上一刻还好好的,下一刻却说翻脸就翻脸咬人。依小生之见,夫人家的狗比旁人家的个头要大一些,若真发起疯来定不好制住。还是栓起来得好,若它哪日真伤了人,于人于己都是麻烦事……”

“汪!”大黄露出一口獠牙。

许昌荣看了它一眼,苦笑道,“您看,小生不过是说了几句,它便如此暴躁,伤人是早晚的事,夫人若为了小草姑娘考虑,也不该让她与……”

“许公子!村里有句俗话叫‘猫狗一口’,意思是大伙养猫养狗都是当一口人看的。人有脾气,狗也有,它生气了会叫,高兴了会摇尾巴,但只要不招惹它,它们就不会咬人。大伙的狗都是从小养大教好了的,咬人的狗长不大,早就被打死埋了。”秦氏难得在生人面前说这么一大段话,因为在她心里大黄是跟着她一块从陈家出来的家人,被人这么说,她当然不高兴,“您去看看村里人家,哪家的狗是拴着的?你再去打听打听,哪家的狗伤过人了?”

村里人养狗是为了看家,散养的主要原因一是狗可以自己找水喝抓老鼠或兔子吃,省了粮食;二是若家里进了黄鼠狼、狐狸或野猫偷肉偷鸡偷蛋,狗也能帮着驱赶,若栓起来就不顶用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就是不招狗,意思就是闲着没事不逗狗,更不会招惹别人家的狗。

“许公子说的对,狗是翻脸不认人的,可不光是狗,上到人下到兔子,都一样!”秦氏又道。

被秦氏这样一声声地说着,许昌荣不恼,也没有嬉皮嬉笑,而是非常认真地听玩,然后整理衣衫,一躬扫地,“夫人教训的是,小生不该口不择言。还请夫人原谅则个?”

秦氏见他如此,赶忙让了让身道,“许公子请起。十里不同乡,咱们这里向来是散养狗,您刚来不晓得,这么说也是出于好意,小妇人方才说话也是口气冲了点儿,您别挑理才对。”

许昌荣起身,真诚专注地看着秦氏,“有您这样深明大义的母亲,难怪两位姑娘会如此聪慧懂事。” .

第一四七章 要命的谣言

许昌荣这一句话把她们一家子都夸了,除了大黄。

秦氏刚才是有一股火撑着,这会儿就不知如何是好了,转头求助闺女。

小暖笑问道,“许公子可知我爹是谁?”

许昌荣点头,“陈状元。”

“那你也该清楚我爹和我娘合离的事儿吧?”小暖又问。

许昌荣目光灼灼道,“正因此事,小生才对夫人,佩服之至。”

只这一句话,秦氏便红了眼,转身就走。

许昌荣见惹了她伤心,惶恐道,“可是小生说错了什么?”

秦氏走得更快了。

“没有,是我们该回家了,许公子接着采枸杞子,后会有期。”小暖带着小草和大黄去追娘亲。

许昌荣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地望着她们远去。

回到家时秦氏正假装若无其事地低头收拾东西。

小草和小暖在旁边陪着,因娘亲不开心小草今天也不去接大牛放学了。见娘亲开始剁白菜做馅,小暖拍拍手站起来,“小草去挖几棵葱,我去买块肉。”

秦氏赶忙叮嘱道,“买一斤就行,再给大黄买块带肉的骨头。”

大黄的尾巴立刻甩了起来,嘴角也拉开了。

小暖出了家门,先去村南的茶宿找赵三打听,“咱们店里可住了一个叫许昌荣的二十多岁的书生?”

赵三查了查册子,“有这么个人,十天前来的,京南人士,本打算进义学当先生,可没进去,所以住在店里,每日读书闲逛,姑娘可有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

小暖拉了赵三低声道,“最近村里可有传出什么关于我们母女仨的闲话?”

赵三面上颇有难色,但还是小声道,“其他的倒还好,倒是有一件比较奇怪。有人说你娘面带福相,谁娶了她准能高中秀才、举人甚至中进士。”

小暖听了,眼神便是一厉,“什么时候传出来的?”

赵三摇头,言语之间有些吞吞吐吐的,“小人听到时,已经有几日了,打听之下也没个头绪。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小暖知道他的意思,沉着脸道,“多谢三叔,这事儿一定不是我娘说的,不管是谁,我一定要查清楚。若再有什么议论,麻烦三叔帮我留意着些。”

出了客栈,小暖径直去村中的肉摊买了肉和骨头回家,还未进门就听到院中传出有节奏地剁馅的声音,她静静地在门前立了一会儿,收拾好心情,才推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