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家小农女(1807)

立刻有两个官兵上前,将两人的衣裳、包裹,马上的褡裢、马鞍等仔细检查。

发现官兵只摸来摸去没有脱他的衣裳,莫道这才知道自己被师兄骗了,他鼓起腮帮子,蛤蟆一样地瞪着师兄,“师兄!”

莫名呵呵笑着,“乖啊,出关后师兄给你找甜根吃。”

小道士莫道鼓起腮帮子这才慢慢收回去,给他搜身的官兵看不下去了,“你师兄又诓你呢,出雁门关二十里也找不到甜根。”

眼见着师第的脸又鼓了起来,莫名连忙哄道,“师兄不知道找不到,莫气啊,师兄出关后给你掏鸟蛋煮着吃。”

“我不吃,师兄不要杀生。”莫道连忙道。

守将也觉得这小道士甚是找人疼,瞪眼吼道,“还杀生呢,你到底是和尚还是道士?出关顺着大道向西十里有个落轿镇,镇上有你的晟王妃九师姑开的棉坊,凭着你们的度牒去那儿,就有好饭好衣伺候着。”

九师姑?

还不等莫道说话,莫名已经带着一脸骄傲接话了,“不瞒将军,贫道正是这个打算。自从师祖收了九师姑入门,托九师姑的服,上清宫门人弟子出门在外,从不缺衣少食。”

守将哼哼两声,“你们的九师姑父才厉害,你二人经过西北大营时,若饿了渴了就去拜会!”

去吧,快去吧,晟王保证不冻死你们,本将军叫你嘚瑟!

折腾了半个时辰,莫名莫道终于囫囵地出了雁门关。两人骑马走了约莫十里,就见到了落轿镇的大石柱。

莫名捏了捏下巴,“不晓得九师姑的棉坊在何处,师弟,咱去吃顿饭换身衣裳?”

小道士莫道立刻拉住师兄的衣袖,“出家人不打诳语,师兄又要作甚?”

莫名无力地敲了敲师弟的脑袋,“师弟,咱是道士不是和尚,好好说话成不?”

小道士莫道一本正经地道,“出家人与在家人相对,道士也是出家人。道门《十戒经》讲了:四者不欺,善恶反论。举头三尺有神灵,三清祖师在天上看着,师兄吃得下去?”

呃……莫名垂头,“有你这么念叨着,真吃不下去。师兄饿了,走吧,咱去寻家道观挂单吃饭。”

两人饿着肚子寻找道观时,竹竿一样的官兵做好了斋饭,端进帐篷,“师父,用饭了。”

帐篷里的和尚张开眼,夸奖道,“徒儿的馒头越蒸越好了。”

瘦竹竿咧嘴,露出两颗松鼠一样的大门牙,“拿银子或面去换馒头不合算,他们蒸得还不如弟子呢。若是过几日将军还不让咱们出面,弟子就去伙房教他们蒸馒头,总能将咱们师徒的一日三餐换回来。”

大和尚点头,“晟王部署多日,想必快了。”

“师弟这恶名,终于要除了。”度通恨恨咬了一口馒头,待着恶名除了,师弟该回来了吧?师父虽然不说,但度通晓得,师父比自己还担心师弟。

否则,鲜少出门师父也不会千里迢迢地由南山坳赶到西北,为师弟证清白了。

师徒两人的饭还未用完,门外便有官兵进来传话,“大师,晟王有请。”

第1371章 假圆通的身份

智真请到三爷的督军帐中时,三爷刚刚与乌桓等人商议完战策。智真虽然是慧清的弟子,但比慧清还像得道高僧,三爷待他也有礼得多。

“大师可曾用饭?本王令人准备了斋饭,军中简陋,大师莫嫌弃。”

智真双掌合十还礼,“贫僧已在帐中用了,王爷忙碌多时,您先用饭吧。”

小暖常说智真说话如暮鼓晨钟,让人闻之心静,这一点三爷也是认同的,智真说话不急不缓,语调温和,中气十足,的确让人听着觉得舒坦。

三爷吩咐人待会儿再上饭,请智真落座后才道,“本王来军中多日,却不曾去拜会大师,还请大师见谅。”

黑山之事起后,晟王妃便派人保护他们师徒的安全,后来又挣得他的同意,一路护送他们二人至此,妥善照顾。智真这是晟王妃的好意,一向冷淡示人的晟王能对他如此客气有礼,也是因晟王妃之故。

智真感念小暖在他们师徒三人无去处时的收留,感恩于她两年前出手搭救圆通于危难,可说这两年若无晟王妃,他们师徒绝无安宁之日。

他们受的晟王妃的恩情,便是十世也还不清了。

智真起身行礼,“贫僧师徒受王爷和王妃多番恩情,您需要我师徒做什么,直接吩咐便可。”

三爷便道,“本王已派人查明,在黑山坳内的假圆通乃是贺青的孙子,今年十二岁。外貌与圆通相差甚大。待到后日本王带人攻破黑山逼近城下后,会揭露此子的身份,到时需要大师和度通到阵前指正假圆通的身份。大师放心,本王会派人保护大师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