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家小农女(1729)

“竟是为此。”易王豁然开朗!

他就说嘛,在宫里当了二十多年冷美人的华贵妃,这几个月怎忽然殷勤出入宜寿宫,缠着父皇不放手了!

三爷哪是加倍辛劳,他是加倍使唤卢正岐吧!玄散默默为天章阁内日夜辛劳的卢大人,掬了一把心酸泪。

三爷点头,“二哥,且不论我难以触及父皇的丹药,便是我能,也会先让母妃避开,以免她直面血腥。”

虽然府上的江埕说父皇驾崩时华贵妃在宜寿宫中,是三弟反行其道:正是为了洗脱弑父的嫌疑。但易王更信三弟对华贵妃的孝心,“这一点,二哥信你。”

三爷苦笑,“若说我之前还有几分担忧,在父皇赐下双鹿角后,我心中已有八分把握,又何须冒死行此大不韪之事?”

父皇亲猎亲割的双鹿角,吉瑞之极。三弟妹在得父皇赐的双鹿角后生下双生子,也属天降祥瑞。易王将这两件事放在一处,立刻想出数套可行的计谋。

他能想到的事,三弟不只能想到,还能做到。

如此说来,三弟确实没有谋杀父皇的动机。

二皇子消除了心中的芥蒂,笑容也真切了许多,“得知封江兆叛主之后,父皇心底已不再信他的解梦虚话。骨肉连心,三弟的孩子便是父皇的孙子,若是父皇还在世,就算三弟妹真的生下双胎,父皇也不会让她们母子分离的。”

三爷微微点头,心中却跟明镜一样。

建隆帝待二哥确实有骨肉之情,但对三爷就不一样了。

在建隆帝眼里,李皇后是正宫,二哥是嫡子;而自己的母妃是“玩物”,他无论怎么努力,在建隆帝眼里也不及二哥。

所以,建隆帝放在墙内锦盒中大行遗诏上将皇位传给二哥,而不是他柴严晟。还留下那样,能将他柴严晟置于死地的遗诏!

三爷收敛胸中肆虐的愤怒,叹息道,“不瞒二哥说,小暖前几日晕倒后,小弟便心慌得厉害。恨不得寸步不离地守着她,生怕她腹中的孩子不足月就想出来。”

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的易王,对三弟的紧张,完全不能感同身受。孩子在弟妹肚子里,你守着她,能有什么用?

他早就知道三弟在意三弟妹,竟不知他已到了如此疯魔的地步。易王看着三弟,竟生出几分怜悯来,“三弟妹的运道极好,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母子平安的。”

三爷点头,又低声问道,“二哥有什么打算?”

第1291章 大黄不是一般的狗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易王虽心有不甘,但也认了命,“值此多事之秋,我只想尽快取得七弟的信任,能尽快入六部做事。”

柴严景怕易王夺位,夺了他吏部行走的差事,只让他陪灵。所以现在易王与昙郡王一样,虽有爵位却无一点官职。不过,比起昙郡王的心安理得,易王此时心若油烹。

因二哥今日的坦诚,更因幼主难撑大业,三爷便决定给那还躺在宜寿宫寝殿墙内的传位遗诏一个机会。只要那份遗诏现天,就是李太后的死期,虽然她已威胁不到母妃,但事已至此,她活着就是个隐患。

“不瞒二哥,父皇选七弟当太子,我不意外;但父皇传位给七弟,却实出乎我的意料。”

易王心中苦涩,笑容也撑不起来了。舅舅也说,只要他踏实做事,父皇百年之后皇位定是他的。可父皇中了丹毒,突然撒手人寰,临终之前也没留下传位给他的遗诏。

他在父皇床前亲口否认父皇的口谕,不让母后殉葬时,父皇那震怒心碎的充血目光,虽已过去十天了,易王仍记得清清楚楚。他心存愧疚,日夜难安,“这些就不提了。还有一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二哥请讲。”

“论制,帝王崩,梓宫当在灵堂内供奉满二十七日,方可葬入皇陵。入敛七日便将父皇葬入皇陵,实在仓促,有失体统,也有损我皇家颜面。”虽然柴严景想尽快举行登基大典,但帝王丧葬礼制岂容儿戏!

建隆帝满二十七日入藏,老七登基的日子就得跟着拖延,不管二哥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做什么,三爷都不反对。因为他也可利用这点日子,查清一些事情,“此事由御史台上折子最为稳妥,荆正那边是二哥去跟他说,还是我去?”

“我去,西北的军情紧急,还要劳三弟多费心。”见三弟也赞成,二皇子便知这事已成了大半,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三弟……”

三爷傍晚从天章阁出来,又去灵堂祭拜后,返回王府时已是星光满天了。

小暖还没睡,正让绿蝶扶着她在院子里散步,大黄慢悠悠地在后边跟着。

见大黄颠颠跑过来,三爷抬手揉了揉它的下巴,毛乎乎的暖烘烘的,很舒服。大黄也觉得舒服,脑袋扬得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