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女相(653)

作者: 汇金 阅读记录

可以说房遗玉在朝中一个盟友都没,能混到今日可以说是个官场奇迹,可一旦她加入尚书省就大有不同了,尚书省是大唐的核心机构,领军之人一是她家老爹,二是对她青眼有加的杜如晦,有他二人在,房遗玉能够轻松融入尚书省,成为核心中的核心,同尚书省里的其他官员同进同退,于朝中扩大话语权。

若是有人想要针对房遗玉,也就等同于针对尚书省,与尚书省为敌的下场可是极为可怕的。

加入尚书省的房遗玉等同于多了一副保护伞,故而说她进入尚书省,对她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房遗玉闲适惯了,实在不想再受到过多管制,日后管着她的再不是好好先生李勣、秦叔宝,而是她严厉的老爹,她实在不愿想象以后的日子,会多么惨痛。

开发江南干系重大,影响大唐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走向,故而房杜二人下了朝后也没干别的,就一直等着房遗玉到来。

他二人都是老人精了,先前在朝会听唐太宗任命房遗玉为尚书省主事,就知发展江南应是可行,也就想着将日后的重心放在江南,想从房遗玉口中探听出一些相关事宜。

听传报说房遗玉到来,二人面上各是一喜,忙让人请她过来。

房遗玉来至议事堂,因她也不是外人,故而彼此见面也没过多客套,她老爹直接问起江南之事。

杜如晦倒是同她客套了几句。

房玄龄摆出一副老子是你爹的架势,让房遗玉将她心中所想一一表露。

发展江南是大唐的头等大事,便是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也不能自己决断,但若能将尚书省这权力核心拉过去,成功率将大大增加,房遗玉此时也是不遗余力的将她之意图和江南优势告与两人。

房杜二人同唐太宗一般,都是接受能力极强,智压一代的人物,虽然房遗玉所说他们未必全能理解,可江南优势却是听的明明白白,眸中各是异彩涟涟。

杜如晦稍作思索,已是有了决定:“这开发海上丝路应是可行,毕竟国情不同,需求自是不同,海外万国也定有我大唐所需的物产,反之我大唐也有海外万国所需之物件。西域丝路便是例子,异国商旅愿不辞辛苦,万里而至,也就没有理由不去选择更为便利的水路航运,至于种植两季稻米,古来从未听说,想要让百官信服,着实不易。”

房玄龄微微一笑,已是有了对策:“这还不容易?眼下江南的一季稻米已是种下,咱们可任选一地用于试验,只要年底成功,来年便可大批量操作。”

二人你来我往,显然已是认可房遗玉发展江南的提议。

杜如晦想了想,补充一句:“侄女,回去后将此事好好规划,书成奏折上奏,此事关乎我大唐未来走向,万万不能大意。”

第518章 世家异动

房遗玉颔首一笑,表示理解,关于此事她早有备案,自是信心十足。

杜如晦目送房遗玉离去,面上尽是羡慕之色,同身侧的房玄龄打趣道:“虎父无犬女,你家这丫头前途无量,至少咱们两个是远远比不上喽!”

房玄龄却是忧心忡忡,长叹一声:“哎!玉儿毕竟是个女子,表现的这般耀眼,对她而言,未必是件好事啊!”

“你是担心她成为众矢之的?”杜如晦听了房玄龄的叹息,也是了解老友顾虑,摇头笑道:“我却不这么认为!你说两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人不畏强权,行事只认原则,只要认定自身无错,便不向强权低头,无惧无畏。另一人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左右逢源,顾前顾后,行事谨慎。他们谁更值得陛下信任?毫无疑问,必是前者,正如侄女一般。我认为她的这种行事方式正是她的仰仗,陛下待她那般特殊,又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房玄龄也觉有理,先前没看透这些,只是因关乎他爱女,关心则乱罢了。

房遗玉回了府邸,从门房口中得知有一对男女前来拜见,正于前厅等候。

听门房口述,应该是黄知涛和他的师妹霍念念,唐太宗君无戏言,在答应房遗玉的请求后,依照与她的约定,并未为难霍志刚的几个弟子,在其授意之下,都给悄然放了。

行至前厅,果真见到黄知涛和霍念念就在厅中落座,李元嘉和李月婉正在替她招待客人。

见房遗玉到来,李元嘉念及昨夜,神情有些恍惚,李月婉却是有些吃味,没给她什么好脸看。

房遗玉置若未闻,有外人在呢!

“黄兄,霍姑娘!”房遗玉近前招呼。

虽说房遗玉是擒拿霍志刚的始作俑者,但黄知涛、霍念念也都是恩怨分明的人,也没想着将这帐记在房遗玉的头上,毕竟房遗玉身为朝廷中人,捉住他们这群乱党也是合乎情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