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桑榆未晚锋情炽(135)

作者: 燕北远江南 阅读记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榆桑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有幸亲眼见识到它在现代社会中被演绎得如此到位,见证到它即便离了封建制度的庇佑依然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完美地渗透进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之中。

被带出那个“刑场”之后的榆桑,当然不会乐观到自以为是的地步,也不会傻到相信事情就这么结束,不了了之,但令她始料未及的是那一天来得这样快,并且是以那样惨烈的方式,让她措手不及,绝望没顶。

不管怎么说,都是洄冼将她带离了那里,不论从什么角度上说,他都算是榆桑的恩人。虽然没有上升到救命恩人那么高的程度上,不过是他给了榆桑不曾奢求过的希望,榆桑回报以崇敬的情感也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那段时间的榆桑总是出现在洄冼身边,二话不说地陪他赛车,陪他逛车厂,陪他淘选零件,不说鞍前马后,但最起码是很融洽的相处方式。那时候的两人,好得都让洄淅都有些嫉妒。

那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是一个礼拜的时间。

七天是一个循环的周期,不可逆转,无法逃避。从哪里开始就由哪里结束,同样地,从哪里结束就从哪里开始。一个礼拜,整整的七天,或许长了,或许短了,但却是那个人给洄冼和榆桑逍遥自在的一个期限,可以说是他最为慷慨的施舍了。

逃离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星期之后的傍晚,洄冼被李泉叫进了书房,而他的那句传唤是在饭桌之上说出来的,榆桑自然能够听见,或者那句话本来就是打算说给她听的,是以言语的形式给她下了最后通牒,是一种变相的警告,是最后期限的通知。

榆桑从不畏惧面对必然的结果,该来的总是会来,直面才是正确有效的解决之道,她害怕的是结果往往不在她的预料之内,即便她做了万全的准备,充分的心里安慰,有些结果也不是她所能承受的。

就像即将出现的那个结果,榆桑根本没有将它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她对洄冼与李泉面谈之后的可能性预先做过揣测,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李泉以压倒性的优势说服也可能是强制压迫洄冼退出事件的纠纷,而她重新回去那个囚笼,承受不知何时会终结的折磨,二是洄冼固执己见,不肯退让,以父子亲情为筹码劝服了李泉,即便知晓这种结果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期待,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榆桑还是抱着满怀的期望盼着奇迹的出现。

自那天以后,那般执着地相信奇迹的榆桑竟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将这个词从她的脑海中剔除,她相信的只有现实和人心,而虚无缥缈的奇迹,她不求,也不要了。

那一晚,从书房出来的洄冼垂头丧气,一句话都没和一直等在书房门口的榆桑说,甚至没抬头直视她一眼,而是急于躲开她似的,慌慌张张地回房去了,一副做了亏心事,对不起榆桑的样子。

榆桑远远地跟着洄冼,等他回房关了门,她才上前去敲了敲那扇紧闭的房门,说:“哥,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榆桑的观念里,洄冼是因为没能说服李泉,不能令她得偿所愿,觉得对不起她,心里感到愧疚自责,所以才会躲着不见她,对此,榆桑心怀感激。不管洄冼有没有听见,榆桑说完她想说的话,就转身离去了,那时候的她觉得洄冼一定会听见她说的,而她想着她能给的也就只是一个言语上的安慰和答谢,别无其他。

殊不知,暴风雨总是不期而至,防不胜防。

第二天,梓黎如往常约定的那样,陪胡妈妈逛街去了,洄淅也被李泉勒令参加补习班了,而榆桑乖乖地在家里等着她被安排的必要行程的开始。

以往来接她的那个黑脸大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洄冼,事情发展到这里,榆桑还是镇定的,她那时心里想的是也许李泉是为了给她一个警告,才让未成年的洄冼来当这个司机,而她不惊不诧地坦然接受,只是觉得不管她答应与否,李泉此举都会难为了洄冼,让他难做。

一路上,风景依旧,洄冼不若平常那般多话,反而一言不发,榆桑也没主动和他搭话,怕他尴尬,怕会让他觉得难堪。

然而,更难堪的还在后头,只不过难堪的人不是洄冼,而是她罢了。

洄冼痴迷于赛车,在乎的不是所谓的名次成绩,而是追求一种享受,一种速度的享受,他认为那是人世间最极致的乐趣。所以他开的车素来很快,榆桑没搭乘过他开的慢车,一次都没有,不过那是在此之前,那天的洄冼开的车是榆桑见识过的最慢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