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侍卫大人太高冷了怎么办(重生)(58)

作者: 六斛珠 阅读记录

……

一连几日,孙婵与元娘一头扎进书房里。

元娘取了本《大梁礼法》,研习贵族礼仪。孙婵则无所事事地翻了几本游记,略略几眼,便看不下去了。

她一手支颐,歪着脑袋,望着满墙的书籍出神。

方才来的路上,她又见到了荀安。

那个傻子是不是记着她说过的话,每日都要出现在她面前,这几日她没有主动去找他,却能在许多抬眼垂眸的间隙,捕捉到他的身影。

或者静静地站在窗外,或者站在不远处的屋檐下,以温柔的目光迎送她。

若是往常,她早就欣喜着扑到他怀里去了。但是现在,她的脑子很乱,想要自己安静一下。

转念她又恨起他的君子作风,若他再主动些,过来牵起她的手,她定是不会拒绝的,也省了这许多顾虑。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她手里转着一块玉佩,喃喃自语。

“婵儿,你说什么?”

孙婵醒悟过来,目光回到游记上,随意笑了笑,“这儿说的奇山异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真想亲眼看看这般景色。”

元娘扶额笑道:“要分清这屈膝礼和作揖礼,当真比区分紫述香和荼芜香要难上许多。”

“不过是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富贵闲人,设定了这样一套繁复的礼仪,让贵族和平民泾渭分明,其实都是些表面功夫。你随意学学,足够应付那群贵夫人就成。”

元娘道:“幼时我曾观摩贵人出行,云盖香车、积锦叠翠、步步生莲,心中十分向往。学习礼仪,是我心中所愿。”

孙婵感慨她的心性坚韧,没说什么,合上了游记,起身放回书架。

目光随意掠过排列整齐的书籍,忽然注意到一本《大梁国记》,手指一顿,她把那本书取了下来。

书页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打开时还有扬起的灰尘。

开国以来,高祖、文帝、武帝、德帝、隆帝,即是先帝,皆有本纪。

她翻到最后,隆帝本纪,只说到升平三十五年,也就是三年前发生的事情。

她从隆帝本纪开头看起,“四皇子稷,时年四岁,武帝崩,以嫡长子即位,命宰相允、镇西大将军寻、文渊阁大学士章,同为顾命大臣。”

孙婵心中默念,越发震惊。她知道宰相允,指的是当今宰相傅值的父亲,傅允,镇西大将军寻,是文昭玉的爷爷,文寻,至今仍领兵在外。至于这文渊阁大学士是何许人也,她想不起来。

应该也是世家中的佼佼者。

先帝登基时,年仅四岁,顾命大臣势必把持朝政,而先帝终生戮力所为,是从世家的手里,夺权。

第32章

按着大梁礼法,婚仪前一个月,男方需抬聘礼入女方家门,在女方家中摆酒设宴,是为定亲仪式。

先前孙婵被梦魇所困,元娘献了聚仙香,孙文远夫妇对她改观不少。

孙婵与元娘逐渐熟稔,经常在爹娘面前对夸赞于她,声泪俱下把她的凄惨身世描绘了一番。

俞氏抹着眼泪道:“没想到这孩子这样命苦,还这样心善,婵儿放心,定亲宴娘会给她办得妥妥当当,按照咱们府上嫡亲大小姐的礼仪来办。”

十一月初八,前院门庭若市,恭维之声此起彼伏。

人人都道孙国公的侄女婿将要走马上任兵部尚书,孙国公一派重新得到陛下倚重,成为京城炙手可热的望族,指日可待。

孙文远向来八面玲珑,三言两语引来哄堂大笑,谁也不会得罪。

更多的人盯上了孙国公府还未出阁的嫡小姐,孙婵。

孙婵与娘亲和元娘一道,在幕帘后坐着。

“听说这孙国公的侄女,有闭月羞花之貌。”

“看韶嘉郡主的样貌,她的姐姐是倾国绝色,不足为奇。”

“孙国公府气焰正盛,不知谁能有幸,娶了韶嘉郡主。”

孙婵与元娘靠近帘幕,一帘之隔,不时有官宦子弟的言语传来。

已有不少公子遣了媒婆,过来缠着俞氏问东问西。

俞氏不耐烦,随意应付,不料媒婆们的越挫越勇,孙婵坐在一旁,听着她们把她吹嘘成天上有地下无的仙子,拉着元娘的手笑得前仰后合。

“夫人,沈公子到了。”

明葵拨了幕帘,走到俞氏面前。俞氏如获大赦,打发了众媒婆,“我家婵儿的婚事不急,大家请先回吧。”

急着拉过元娘和孙婵,一道走出去。

正厅到大门间陈列了一箱箱的聘礼,多是些寻常的金银珠宝。

沈青松今日仍旧穿了纤尘不染的白袍,看起来料子不错,衣袂流风。站在人群中,也算俊逸。

只是一双眼睛,沉沉地盯着幕帘后走出来的孙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