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116)

作者: 明景 阅读记录

和陈白羽预测的一样,相对于重口味的黄焖鸡,本地人更喜欢白切鸡和香油鸡。张天浩介绍来的厨师的确好本事,做出来的香油鸡已经远近闻名。

现在还推出了桂花鸡,玫瑰酒鸡等,不过生意都不如白切鸡好。本地人口味清淡,喜欢原汁原味。

白切鸡浇上姜葱沫,味道一流,能让人把舌头给吞下去。

饭馆的门口还开了一个窗口,外卖。

“白切鸡和白切鸭的生意最好。其次是烧鸭。”李建国现在也算是名利双收了,因为张天浩的暗中帮助,他把本市的小混混收归在手,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机会,小混混们帮他打探消息。

有了小混混的帮助,他破案奇快。

没有小混混在街上作乱,市里的犯罪率下降,治安好了,他这个公安局长当然就功不可没了。如果不是他不想离开本市,早就被调到省里去了。

他年纪不小了,从部队退伍回来就带着一身的旧伤,已经不想再折腾了。现在,有权有钱,生活滋润着呢。

在这里当一把手,怎么也比去省里看别人脸色强。

看着身边的陈白羽,李建国还在感叹,幸好当初他没有因为陈白羽年龄小就小看她。

看看才几年?

大唐杂货的批发店面一扩再扩,现在谁不知道大唐农场的稻草帽和干果?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小摊贩还有各个士多店都在卖大唐农场出的干果和小菜。

茶摊子用的茶也是大唐农场的金银花和罗汉果。

无处不在的大唐农场。

以前说起大唐农场,别人会问:在哪里?哪个市的?我们市有个叫大唐农场的地方吗?没听说过。

现在说起大唐农场,反应就是‘大唐干果’‘大唐小菜’的那个大唐农场?

听张天浩说,现在省城的火车站也有不少摊贩卖大唐农场的干果和小菜。

李建国感叹,短短几年间,大唐农场已经走出市,走向省城了。如果不是交通不便,大唐农场的发展应该会更快。

不过,陈白羽的意思,好像是想把大唐农场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上次,李建国就和陈白羽谈论了修路的问题,但陈白羽拒绝了,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陈白羽现在还小,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所以并不希望大唐农场这么早就进入别人的视线。她怕,怕大唐农场会成为别人利益角逐下的牺牲品。

上辈子,l化工集团为什么落户交通不便的大唐农场,不搞清楚,她就不能放心。她怕交通便利后,大唐农场的发展会超出她的预想,超出她的所控范围。

所以,先等等。

等她十八岁,把大唐农场的所有果园和山头承包下再说发展。

现在有炳堂叔的小四轮,还有大堂伯的‘三脚鸡’,已经足够大唐农场的人出行。

“大唐农场的发展越来越好。”

或许大家都以为这是陈阿炳的功劳,但李建国知道,陈阿炳不过是陈白羽摆在明面上的挡箭牌而已。

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

李建国暗中打量陈白羽,聪明得过分,早熟得过分。

李建国虽然不算精明,但求生欲的直觉告诉他,绝对不能得罪陈白羽,即使她还是个小屁孩。就像他爸说的,人家红孩子不也是小屁孩?人家不也照样抓唐僧,差点吃了唐僧肉?

“现在需要的鸡鸭越来越多,大唐农场的供应没有问题吧?”李建国已经把他们的‘天下之大鸡’开到了周边市,十多家分店,多的时候每天能销售五百多只鸡鸭。

担心大唐农场供不应求。

更担心,有人会因为利益而大规模圈养。

他们的生意好,鸡鸭原料品质是很大的一个要素。在果园散养的鸡的肉质,绝对不是圈养能比的。

“没问题。”大唐农场现在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鸭。橄榄园,青梅园,橡胶园里到处都是鸡的影子。

桑基鱼塘的鸭也不少。

就目前看,供应足够。

陈白羽已经一再叮嘱炳堂叔,千万不能为了赚钱而圈养,影响了品质,得不偿失。

炳堂叔也一再的跟村里的人要求,散养,散养,必须散养。如果说炳堂叔可能会被人忽悠,但有阿雁在,陈白羽半点不担心。

“对了。我有个亲戚想要买地胆头。”李建国的一个亲戚在省府开了家饭馆,主要卖烧腊。吃多了烧腊就上火,所以想要像他们‘天下大鸡’这样增加一个例汤,清热去湿气。

乡下的地胆头老鸭汤就是最好的选择。

地胆头不仅清热祛湿,还去头风。

‘天下大鸡’的免费例汤不是地胆头老鸭汤就是生熟地鸡汤,再加上罗汉果金银花茶,妥妥的养生套餐。

“可以啊。你们去收购鸡鸭的时候,直接向村民收购就好了。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陈白羽撇里李建国一眼,这点小事也需要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