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0年代之外星劳务工(11)

作者: 鱼生的爱好 阅读记录

看着自己的“卖身钱”搅呀搅,慢慢地溶入玉米糊糊,李小满心里面酸爽不已:姐也算“卖身养家”。

“金莲,等一下去上工,咱两还在一个组呀。”这是住在她们家隔壁邻居春妮婶的声音,在红星生产队出了名的大嗓门。红星生产队的大小娘们总结:可以跟村的钟声一较高下。

“那可好,正好咱两都是实在人,学不来那虚的。”杨金莲轻声地回道。

“就是咧,整个队里就和你合得来。”合不来也没有倍你玩呀。

“听说过段时间生产队又有知青要来,你说咋要往我们生产队里安排,看着那娇滴滴城市知青娃子干活不球占(干什么活都干不好),就会跟我们这些贫下中农争工分、争口粮。”

“这个咋知道咧,上面咋安排我们又管不着。”

“我不是想着,知青到社员家里住有补贴这件事么。你说去年因为来的是男娃子知青不方便,今年可能有女娃子知青呢?家里面能挤出空房子的都盯着呢,你们可得赶紧提前跟队长说一声呀。”张春妮降低了声音附在杨金莲耳边说道。

“而且听说那知青的家人还会从城里面寄来各种票据,你是没有看到刘老根家和李三旺家的娃子,时不时能吃到一颗糖甜甜嘴,一头半个月还有肉香飘出。”

张春妮说完抬起头,羡慕地看着李满仓他们家宽敞、方方正正的六间房子。再对比他们一家8口人还住在四间泥巴草盖房子里面,连像样的厨房都没有,只能在屋檐旁边搭一个草棚做饭,夏天还好,冬天做饭可受罪。家里老大已经结婚,还有老二老三都到年纪,就是因为家穷没房现在还单着。

张春妮心里面酸溜溜,她俩在上山生产队都是给村里的大小媳妇排外的人。杨金莲是性子软,生了一堆女娃,没生男娃所以腰杆挺不直。没有分家前杨金莲长期受婆婆忽视,妯娌们排外。一般乡下地方老人都是跟大儿子一起住养老,就是因为李满仓杨金莲他们没有男娃,所以分家时跟老三一样给分出去,老人是跟作为队长的二儿子李满屯一起住。

张春妮是性子耿直、要强,不满老人偏心小儿子,一家人吃两样饭。她们两口子累死累活,吃得没有懒惰的小叔和嘴甜的妯娌好,有好东西都是偷藏着给小叔子一家开小灶。忍无可忍之下大闹到队里面,要求分家单过。

第9章知青下乡纪事1

而生产队里一般都是老人当家,小媳妇在其手底下讨生活。十只手指有长短,难免有做得不公平的时候,所以老人们相当不喜张春妮的行为。多年媳妇熬成婆,动不动就分家单过的那还得了,所以明说暗指不充许家里跟搅事精张春妮来往。

分家张春妮是不会后悔的,最起码现在她自己能当家作主,孩子还小的时候辛苦一点,现在除了两个小闰女还在上学外,六口人赚工分,今年冬就能攒够钱把房子推倒重盖,就可以给老二老三结婚了。

想到这张春妮就心里面舒坦了,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杨金莲也是苦水里面泡过来。

“不多说了,知青的事,你跟你当家的说一下。我先回家去,等一下走时再喊你。”杨金莲家到了,她家还要在上面一点。

“嗯,晓得。等一下咱两一起走。”

“当家的,你说这次知青来,要不要让他们住咱们家?”杨金莲看着张春妮回家后,赶紧追上走在前面的李满仓。

就像张春妮说的一样,知青住在社员家都有20元/人住房补贴费。现在生产队的每个工分大约才3分钱,像李满仓这样的壮年汉子每天10工分,一天才3毛钱,20元可是一笔巨款,盯着的人可不少。

“晚点再说”李满仓踏进家门回道。顿了顿又说道:“晚点我回一趟老宅。”

“爸爸妈妈你们回来了。”守在门口的李妞妞看见李满仓和杨金莲叫道。

李满仓点点头,杨金莲问:“早饭做好了。”

“做好了,五姐正在盛饭。”

“等一下你把鸡喂了,再下河里把衣服洗一下,.....”杨金莲顺嘴交待李妞妞今日要干的活。

张春妮和杨金莲她们的聊天因为在门外,声音忽高忽低,李小满在厨房听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杨金莲最后问李满仓想让知青住家里面来的事情,李小满是听到了。

而且听李满仓最后回答的语气还是挺心动的,李小满听到头又开始痛了,真是家穷是非多。

她们一家说是六间房子,都没有李小满以前自己住院子的一半大。还魂前李小满从6岁起有自己的小院子,光是卧室就比现在的李小满房间,李满仓房间加堂屋还要大。现在如此“弹丸之地”还要还挤进一个人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