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591)

作者: 似水流年忆 阅读记录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于蓉蓉深深地叹了口气。

于小彤看了一眼叹气的于蓉蓉,好笑的说道:“怎么了,年纪轻轻的就跟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样唉声叹气的。”

“你看看这些焉了吧唧的庄稼,怎么能让人高兴的起来,你看今年的收成又不怎么样了,到时候不单我叹气了,村里的大娘、婶子和奶奶们都要叹气了。”

于小彤了然的点了点头,这里种了三年庄稼,每年收的,除去上交的一部分,剩下还不够这些知青的口粮。

第一年以为种的晚了,第二年胡阳两个人不敢出什么幺蛾子,早早的和村里一样提前种的,不过收成还是一样。

有人这时想起于小彤说的,这里土地虽然肥沃,但种庄稼不怎么好,现在实践出了结果,确实和那十亩年年丰收的盐田比,种的庄稼确实不能比。

村里也建议改成种药材,种的药材除了上交的一部分,剩下制成的药给部队,所有的回馈的真的让这几个管理药田的几个人真的能吃饱饭还有剩余。

不过胡阳两个人就像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找了个知青不会种地,所以收成才不行的借口,第三年让村里的老乡种,收成肯定能上去。

看着眼前矮小的玉米,于小彤走过到一株玉米前,剥开玉米皮,干瘪瘪的玉米粒稀疏的长在玉米棒上,这还是她捡最大的一个拜的呢。

于小彤小心翼翼的把玉米恢复原样,走到地埂上,叹了口气:“今年收成又不怎么好啊。”

“可不是,”于蓉蓉点了点头,“这些都是村里很有经验的人指导他们做的,还是不成,看来还是土地的问题。”

“不但如此,看来秋收后又要有事端了。”于小彤转过身朝小路上走去。

于蓉蓉追上于小彤,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到时候村里和知青们又要有磨擦了,看看到时候胡阳两个人怎么处理这些事吧。”

第二批来的知青可没有没有第一批来的待遇,已经没有了补助,加上正好是春天来的,加上没有吃过苦,工分真的是少的可怜,没有工分那时口粮都没有的。

没有口粮只能跟知青前辈借,因为收成不好,第一批知青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把粮食借给别人。大队里也不能让他们饿着,胡阳两个人打手一挥,村里的口粮接了出去,明年还。

现在三年了吧,于小彤就没有见换过,第二年秋天胡阳两个人就把北坡这边收的粮食和村里合并了,只要有工分,也不怕没粮食了,可惜他们的工分连养活自己都难。

对这个决定村里的人当然有意见,虽然合并了,粮食没多多少,倒是多了几十口分他们粮食的。

“小彤你怎么来这里了?”

低头想事情的于小彤抬起头,看向说话的人,看是熟人就朝他打招呼道:“赵大哥,好巧啊。”

于蓉蓉看了赵国强一眼翻了个白眼,心里腹诽,“难道她就这么没存在感,一个大活人站在这像是没看到她一样。”

“你今天怎么上这边来了,西院那边怎么样了。”于小彤想起了什么看向赵国强。

“我来这里看看药田,”赵国强避过于小彤的目光,脸微微泛红,说话也口吃起来,“西,西院那边差不多了,第,第一批药已经装箱了。”

于小彤没有发现他的异常,听到他的话微微点了点头:“这就好,这药运走了,我们也安心一点。”

于小彤说完和于蓉蓉刚走刚走了两步,想到了什么又转过头,刚要开口,感觉不妥转身和于蓉蓉又朝村里走去。

赵国强看着于小彤的背影,刚才她是不是要对他说些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事,怎么又没说呢?

“国强,你是来找我的吗?”一个甜美的声音把正在纠结于小彤找他什么事的赵国强给拉回了神。

赵国强扭头看去,眼里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柔和,冷淡的看了不远的女知青一眼,转身朝药田走去。

“喂…。”女知青看赵国强头也不回的就走,向要叫住他,对方却一会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女知青跺了跺脚,又这样,为什么赵国强怎么老是躲着她,这和她想想的不一样啊。

“珍珍,你还是别把心思放到他身上了,你们根本就不可能。”

洛珍看了身后的人一眼皱了皱眉脸上毫不掩饰的厌恶:“我的事不用你管。”

说着一甩辫子朝赵国强追去,没在理会身后的男人。

“真是不识好歹。”男人朝洛珍的方向啐了一口,还不解气咬着牙骂道,“要不是你老子有势力,谁理你。”

于小彤于蓉蓉两个人走到家,于小彤从地窖里拎出来一只野鸡给于蓉蓉:“等会你把这野鸡整理出来,中午的时候炖了汤给大伯送去,让大伯补补身子,这两年为了村里头发都愁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