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42)

作者: 似水流年忆 阅读记录

于兵睿和于小彤眨了眨眼,你能想象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像个小孩子那样撒娇吗?还有在一边看着自己弟弟挨揍,大伯你笑得别那么明显不好吧。

“睿小子,彤丫头。”老汉扔下两个傻儿子直接向兄妹两个这边来。

兄妹两个赶忙走过去扶住老爷子,毕竟快六十岁的人了,这可不比后世那些老人,大爷爷这一代人大多数年轻时的辛劳,已经快把他们掏空了。

“不错,不错。”于老爷子看两个孩子的状态不错,人也长大了,这两个孩子父母去世后经历了多少啊,看着都比他堂哥看着老成。

想到自己那苦命的妹妹还有侄子,于老爷子心里就难受,什么外甥,那是他于家的孩子,跟文家有什么关系,在老爷子的心里他们兄妹和他们父母跟文家没有任何关系,再说洪军都过继给三弟了。

看到老爷子的神情,就知道想起早逝的姑姑了,为了不让老爷子难过,于长平说现在就把户口给办好了。

看着大伯要走,于小彤问道:“大伯,你不是来接这些知青的吗?”

“现在用不上我,”于长平呵呵一笑,“有公社里的人管,到公社后,我已经和你二爷爷家的三弟说好了,他去接。”

这时远处跑来两个皮小子,一个大点的手里还拿着几个纸包。

林淑芬一看笑道:“这两个皮小子一大早就让他们去国营饭店买买包子,这会才到。”

“先回家吃饭,吃完饭在去吧。”于长安也想让难得来一次的老爷子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好的,但早晨饭店不供应饭菜,不过也不是运气太差,今天供应包子,这也不错。

老爷子看着买的这些包子,这肯定一月的工资花去一多半,刚想训两句,但还是算了,也是孩子的孝心,况且还有几个小的,就让他们解解馋吧。

于老爷子磕了磕并没有烟袋丝的烟袋锅子说:“别去你家了,太麻烦,在这找个地方吃就得了,我们快把户口弄好就回去,要不然走到家就黑天了。”

随后于老爷子又想到了什么说道:“卫阳和卫光放假了,就跟我们回家去住几天吧,省的在这里也给你们捣乱。”

“真的爷爷。”只有十三岁的卫光高兴的问老爷子。

“我什么说过假话。”于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眼睛看着瘦弱的和十岁孩子差不多的孙子很是心疼,这哪里像十三四岁的孩子。

已经15岁的卫阳比弟弟想的多,现在生活都不好,他们在一起去不是要把爷爷家的口粮给吃了。

卫阳这么想的也说出了口,被于长安打了脑袋一下,嫌弃道:“笨,你的口粮当然带回去,正好这一月的供应粮刚领到,你看都给你们拿好了。”

卫阳看自己爸扬起的巴掌,滋溜一下跑了出去,帮于兵睿几个搬行李去了。

吃好饭后,于兵睿就和大爷爷于大伯去办理落户手续。

于小彤想去废品站也没有去成,二伯伯二伯母一直在她身边,尤其是两个堂哥,就像个小尾巴一样,一刻也不离开。

等手续办好后,已经十一点了,于老爷子拒绝了小儿子要去国营饭店的提议,带着一帮小的晃晃悠悠的坐在马车上就走了。

本来于长安要请假也回去,被于老爷子给撵了回去,在岗位上,请假怎么成。

临走前于小彤给二伯母留下一斤红糖,二伯母体质寒,红糖正好能用的上,红糖更是紧俏,女人生孩子坐月子有时也喝不上红糖水。

林淑芬说什么也不收,这样精贵的东西应该是他们这些小姑娘吃了好调养,她年纪大了用不到。

见二伯母不收,于小彤只能说了她这是在T市黑市上买的,被人发现就遭了,这才收起来。

牛车上一路晃悠悠的除了城,拐上山道,山路越来越崎岖,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颠簸的骨头都能散架。

于兵睿包袱打开从里面拿出棉被,用包袱皮扑在牛车上,然后把被子铺开让大爷爷和于小彤坐在上面,另一床被子放到他们背后,这样可以舒服些。

于老爷子感觉舒服多了,睿小子太有心了,比那两个臭小子好多了,那两个被自己爷爷嫌弃上的臭小子一脸的莫名其妙。

在路上走了三个小时才到镇上,于小彤看着那直入云层的山,于小彤感觉浑身血液都在奔腾。

这里的山叫云雾山,这个镇子以前没有改名前就叫云雾镇,于小彤看着云雾山最高峰的山顶,如果爬上去,那感觉一定是像踩在云端上。

她想起云雾山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山上常年有云雾环绕,才被大家叫做云雾山,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十万大山。

一听这个名字就说明这山连绵不绝,就是当地也没人知道这座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