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38)

作者: 似水流年忆 阅读记录

一路上孙萍的眉头皱的越来越近,记得火车上出过事,好像是丢了几个孩子,这都快到站了,也没发生,难道她记错了?而且火车上排查的比以前严了。

可能是受T市那件案子的影响,不管是城市街道,还是火车站都查的特别严,火车里也是隔一段时间排查一次,还好路上并没有出什么事,小偷小摸都不见了踪影。

在于兵睿高度紧张中,火车终于到了长山市,这个时候火车上比刚开始少了一半的人,下车也没有很拥挤孙萍身边就一个大姓李袋。

于小彤本想帮她忙,可看她轻松的就能拿动,也没在帮忙,原来人家也是大力士,在无关自己的事时,于小彤也不想用精神力探查别人的隐私。

于小彤三人下了火车后,又返回去帮周甜甜把她的行李弄下来。

“谢谢你啊,于小彤同志。”周甜甜真的很感激,她妈妈为了她这次来,给她准备了很多东西,上车时还好一点,爸妈帮她一起弄上来,下车这么多行李还还在发愁呢。

于小彤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说道:“出门在外,大家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两个人到集合点时,就看到各个县里的负责人已经等在那里,见人都下来了,各个负责人根据名单,把分配到自己县城里的知青弄清楚后,就带着人上了车走了。

于小彤看着去衡水县的有二十多个,听了领导说了一番话后都上了去往衡水县的车。

每个县里都有一辆来往市里的车辆,每个月有几天跑市里,有去市里的老百姓都会天不亮就去市里打坐这辆车,今天正好用的上。

带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让知青们上车后,就和知青们说起这里风土人情。

一路上还算平稳,知青们看着窗外很是稀奇,现在小麦已经金黄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割小麦了,城市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些,兴奋的看着窗外讨论着什么?

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孙萍可没有大家的好心情,要在这里待好几年啊,想想那日子就很苦逼。

两兄妹心情却格外的好,农村是没有城市里的福利好,但农村也有城市没有的东西,这要看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了。

在农村干活苦,做什么活不辛苦,什么事做习惯了就好。

也不是于小彤仗着有金手指不怕,就是前世她不足十五岁,被那个继奶奶给改了年龄扔到和第一大队一样偏僻的地方,不也是干的很好,况且那时还要小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看着越来越熟悉的景色和隐隐绰绰的山峰,这一刻兄妹两个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期待,大山啊,他们期待很久了。

四个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到了衡水县,时间已经下午五点了。

中年大叔把知青安排在招待所,这个时辰也去不了大队,走到公社都天黑了,为了安全只能明天出发。

男女分两个房间,都是大通铺,女的不算于小彤有八人,长的都很白净,看穿着,他们家里条件也很好。

不过这几个除了周甜甜,其他人对孙萍的态度都不怎么好。

她们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于小彤瞧见她们看孙萍的目光有点嫉妒,再看看孙萍漂亮的面容,于小彤也了然,小女生之间的嫉妒。

于小彤刚收拾完打算去找隔壁的于兵睿,打算去县里逛一逛。

运动这个县城才刚刚出了点苗头,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和其他几个人说了一声就出来了,和正要找她的于兵睿碰到了一起。

“等等。”于小彤正要和哥哥出去,孙萍叫住她们。

于小彤回过头来看向孙萍问道:“孙同志有什么事吗?”

“于小彤同志你要出去吗?正好我也要出去,要不一起吧。”

“这个,”于小彤想了想,说道:“行。”

随后又朝向房里其他人道:“大家有要出去买东西的吗?”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疑惑。

于小彤解释道:“红旗公社下的几个大队都很偏僻,一般一年到头很少到县城来,大家还缺什么东西,趁现在还是买了好。”

第17章 亲人(修改)

几个女孩子看了看自己的行李,还真有很多东西没有带,路途太远,有很多东西并不适合路上带。

本想到了住的地方在买,听刚才于小彤说,山里人一年到头也很少到县城来,镇上的东西肯定没有县里的好,大家经过商量一致决定去街上买。

孙萍看向站在那里等她们的于小彤垂下眼眸没有说话。

于兵睿一看女同志都要去,想了想就把隔壁的男同志也一起叫了过来,既然不能单独出去,那就都一起出去,行李什么的他们还是相信现在的治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