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179)

作者: 似水流年忆 阅读记录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于兵睿看了于小彤一眼说道:“他是觉得他们的命就值这些钱。”

“阿嚏,”在县里一间宿舍里,颜翼摸了摸鼻子,这是谁在骂他了。

“你也相信这个,真是幼稚,”郑俊海坐在一把椅子上,而腿翘在前面桌子上,挖苦的看着颜翼: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别跟我说叙旧,我可不相信。”

颜翼看着郑俊哲的做派微微皱了皱眉:

“你和于家兄妹有仇。”

郑俊哲看了眼颜翼哼了一声:

“我的事,你最好别管,知道多了对你没有好处,不过我可以告诉你,那个于兵睿以后会成为我们的威胁。”他都有点期待起来,真想看他们两个的博弈。

颜翼走到门口,回过头来看了眼郑俊哲:

“最近最好安分点,杜首长现在在衡水县,似乎对那对兄妹两个很看重。”

第78章 迁户口的难题

第二天一早, 本来于小彤他们去大伯家等消息,看公社今天有没有人来处理外婆的事, 还没等于小彤去大伯家, 大伯就火急燎燎的跑到于小彤家。

“大伯,怎么了, 这么着急。”于兵睿把跑的满头大汗的于长平让进屋里,又拿了个毛巾给于长平擦汗。

于长平接过毛巾,擦了擦汗, 看到他们屋子里摆的饭桌, 于长平感觉自己来的真是不凑巧,听到消息就马上来告诉他们一声,忘记现在在饭点了。

于小彤也是刚把早饭摆上桌, 还没有动筷子吃, 见大伯来了, 去厨房又拿了副碗筷过来。

“小彤你们先吃, 我在家吃过了, 今天我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于长平见于小彤递过来的筷子, 忙摆手,现在粮食这么精贵, 怎么能吃孩子家的口粮。

于小彤把一个二合面的馒头塞到于长平手里:

“二伯,吃过了在吃点,有什么事, 坐下来慢慢说。”

现在虽然不像前两年粮食那么紧张, 但每顿饭也不可能敞开肚子吃, 像大伯这样的劳力,也只能吃个六分饱。

于兵睿见大伯还要推脱,就忙把于长平让到座位上,也明白于长平估计什么,把一碗瘦肉粥放到于长平面前开口道:

“大伯你放心,我们家就我们三个人,都是挣的十分的工分,加上打点野味去城里换,家里的粮食足够了,你就放心吃,我们父母走得早,我们要把你当成父亲一样的存在,总不能老子到孩子家还客气的。”

于兵睿这么说,于长安也不在推脱,咬了口二合面的馒头,真是口齿留香,虽然是二合面的,但玉米面放的并不多,这可是于长平过年也吃不到的细粮,虽然他也偶尔去县里镇里换点细粮,但那些都是给老人孩子吃的。

于长平吃了一个馒头后不在吃了,但还是提醒他们兄妹:

“你们以后去县里或者镇上倒腾粮食要小心了,最近上面查这个查的很严,打到的猎物也尽可能卖给收购站,不然被有心人逮到,可不是闹着玩的。”

“是不是最近的风声有什么不对。”于小彤看大伯这么严肃,可能上面又有什么事了。

于长平想起那糟心的事就叹了口气:

“还不是外面的风气现在也在咱村里传开了,以前村子人少,还团结,自然没事,现在村里人多了,有些人心里就不安分了。”

听到于长平的话,于小彤三人点了点头,表示他们一定要注意,往后打猎物也要偷偷的来了,不能在向以前那样了,现在红眼病的人可不少,昨天晚上的那个于大川不就是个例子,他是想抓把柄,但心里未必没有打白占便宜的想法。

“对了,这件事还没说呢。”于长平把碗里的粥喝掉,这时才想起今天来的目的:“今天县里来人说,你外婆的事已经查清楚了,并不属于地主情况,可以恢复自由了。”

“真的,”于小彤兄妹虽然早有预料,但面上的震惊之色还是骗过了于长平,不是要有意欺骗,而是让大伯知道这里面的事,对大伯没有好处。

于长平看两个孩子震惊的样子,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是真的,今天一大早,公社里的人专门送来的资料,今天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大伯,像外婆这样回去,状况也好不了,你也知道那家人的情况。”于兵睿知道于小彤的想法,看向于长平声音带着点忧虑。

听到侄子的话,于长平也想起,那不省事的一大家子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连活生生的小孩子都能卖去做菜人,这样的人现在居然没有遭到报应,还有那个大儿子,连自己老母都送上批斗台的人,回去以后怎么可能会善待,而且他们现在回去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这事确实听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