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107)

作者: 似水流年忆 阅读记录

于兵睿看了看于小彤说道:

“放心吧,我永远都不会变。”

“啊,哥你说什么?”于小彤因为想事情于兵睿说的声音又小她没听清楚的问道。

“没什么?”于兵睿扯了扯嘴角,语气里有点无奈。

于小彤刚要在问,就听到蓉蓉猴哥他们到了,也就揭过了这一茬,和猴哥几人开始包起饺子。

人多力量大,这些年这些男孩子也被训练的十项全能了,包的饺子还是有模有样的。

这边其乐融融,那边潘美凤不满的对于卫泰说道:

“她于小彤他们根本就没把我们看在眼里,你看每次给这边送东西,就给爷爷奶奶送,连爹娘都没有份,这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要不是我们照看着,他们能把日子过的这么好?”

于卫泰听到媳妇这么说,面上没说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哼,”在厨房门口站了很久的宋惠兰听到二儿媳妇的话,脸上很是不好看。

听到身后的动静两个人吓了一跳,于卫泰被人逮到说别人的坏话,虽然不是他说的,但脸上也很是尴尬,潘美凤一看是婆婆,暗暗的撇了撇嘴,随即又换了副笑脸,殷勤的把宋惠兰让进屋里。

宋惠兰没有理潘美凤,而是直接的看向自己的儿子说道:

“你也是这么想的?”

于卫泰察觉到自己母亲的怒气低下头说道:

“没有。”

宋惠兰也看出了于卫泰的言不由衷,深吸了一口气,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我还真不知道你们哪来的优越感,你们是帮小彤他们什么了,别整天感觉别人都欠你们的,人家给你是情分,不给是本分,你们还真当成理所应当了,吃着别人的扭头就说人不是,他们不欠你们什么,我都替你们臊的慌。”

宋惠兰骂起儿子来还真是不心软,她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耳朵这么软,什么都听媳妇的,自己难道没有脑子。

潘美凤在一边听到婆婆指桑骂槐也很生气,刚要去上山跟婆婆理论,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

“大伯母,在家吗?”

宋惠兰一听是于小彤的声音忙从厨房里出来,看于小彤手臂上挎着篮子,心里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也了解了她的脾气,也没客气就收下了,看于小彤要走宋惠兰忙拦下说道:

“小彤你等等,你不是喜欢大伯母腌制的腌菜吗,我春天腌制的这个时候正好能吃,你等等我给你盛碗。”

于小彤跟于卫泰夫妻打了声招呼,就去东屋去看大奶奶了,经过这些年于小彤给他们的调养,他们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因为大奶奶是小脚,在乡村的土路上走很受罪,一般很少出去,大奶奶经常说,后悔当初裹了脚,就跟半残废似的,年轻时还好点,老了真是太受罪了,哪都去不了。

和大奶奶聊了会接过大伯母给的腌菜就回家了,下午还要去镇上呢,走时给大伯母说了别等蓉蓉他们了,他们就在她家吃了。

刚走出大伯母家没多远,于小彤就看到一个身材修长单薄的青年,依靠在一棵树上好像在等什么人,青年听到声音,回过头来看到是于小彤,白皙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向于小彤走来。

第46章 病弱青年(捉虫)

那笑容就像花朵突然开放一样炫彩夺目,尤其是平时不怎么笑的人,这一笑起来就连对颜值不怎么看重的人也是一愣,不过也只是一瞬间。

“程同志,你怎么在这?”于小彤看着走进自己的青年,后退了一步问道。

程颐凡听到于小彤生疏的称呼和后退的动作,嘴角的浅笑淡了淡,看着于小彤说道:

“等你。”

于小彤听到他那温润的嗓音微不可查的皱了皱说道:

“走吧,一起去我家,我现在还没吃饭,吃完饭一起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在路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这话:

“程同志,最近身体情况好些了吗?我看你的脸色不是很好。”

“小彤,不用这么见外,说起来程家和于家也是老交情了,你们于家可是程家的救命恩人,按关系你叫我颐凡或者颐凡哥就好。”

程颐凡没有回答于小彤的问题,而是纠结于小彤对他的称呼,他感觉他们现在的交情不用这么生疏。

于小彤没想到他这么在乎称呼,认真的想了想说道:

“那我就叫你凡哥吧,和猴哥一样。”

“那也好,只要不那么生疏就行。”程颐凡心满意足后这回答起了于小彤刚才问的问题:

“我这两年身体你也看到了,还是那样,我这是胎里带的毛病,治起来没那么容易”。

程颐凡声音平淡,好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以为意,可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