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鬼王的甜宠文日常(141)

口中念着一梳梳到尾,说着说着,眼中的泪就掉了下来。

怀谦候府另两个夫人华云芝和计语绮也在此。

华云芝本来也无事,还轻声安慰了温南枝两句。

谁知,说着说着,她看了一眼静立在一旁的陶灼,竟也静默起来。

陶灼顿时有些无奈,赶紧过去扶住自家娘亲走到一边,轻声软语的撒起了娇。

另一边,计语绮也环住温南枝的肩膀,轻声安慰了起来。

陶娉更是站起了身,钻进自家娘亲的怀里,落下了泪来。

温南枝心中一揪,立即说起了莫哭。

“好了大嫂,今日是娉儿大喜的日子,可不好落泪的。”计语绮看着母女两人,赶紧轻声说道。

这边,在陶灼的娇嗔下,不多时,华云芝就笑了起来。

眼神复杂的看了陶灼一眼,伸手抚了抚陶灼的乌发,有些不舍的说,“我家阿灼,是个大姑娘了。”

口中轻道,眼中却似乎忽然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陶灼微微一笑,抱着自家美人娘亲晃了晃,“那是自然,你看,我比娘你都高了呢。”

华云芝柔柔的笑了笑,拍了拍她。

几句话的时间,温南枝已经收拾好了情绪,又给陶娉梳起了头。

未时至,随着鞭炮声和唢呐声响起,长信侯府的迎亲队,到了。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人群声才渐渐接近内院。

陶行惟,也准时出现在了陶娉的闺房之外。

作为怀谦候府的嫡长孙,他正是今日背新娘子上轿的人。

温南枝依依不舍的送走陶娉,陶娉不禁又哭了一场,却还是被陶行惟背上了花轿。

随着唢呐声渐行渐远,怀谦候府,虽然依旧热闹。

可不知怎的,陶灼竟一时间觉得有些太过安静了。

之后的事,却是和陶灼这个未出嫁女没有多大关系。

陶灼目送陶娉精致的花轿渐渐远离了内院,一转身,就发现自家娘亲似乎又伤感起来。

无奈之下,心中更添许多不舍,便就缠着自家美人娘亲,又撒起了娇。

九月廿三,陶娉成婚的第二天。

京都的畅春园,忽的出了一折子新戏。

这戏呢,说的正是一高门庶女和另一高门嫡子之间,蜿蜒曲折的相思情事。

先是救命之恩,后来两情相悦,可那嫡子的未婚妻却忽的归来,

这情事,也自是曲折起来。

后来,那未婚妻感于两人情深,愿意成全。

谁知那庶女不愿自己背上污名,竟找人三番两次的陷害那未婚妻,欲毁其清白。

却都被那聪慧的未婚妻一一避过。

戏到最后,只说那嫡女,品行高洁,看不上色令智昏的未婚夫,断然退婚。

不欲与这污糟的二人再继续纠缠。

于是庶女就满是得意与兴奋,和那嫡子大婚落幕。

一开始,还无人觉得有异。

只觉这两人情事坎坷,甚为可怜。

直到后来,众人才惊觉,这戏折子里的一桩桩一件件。

分明就是最近京都最为热闹永安郡主一事。

尤其是,那庶女与嫡子之对话,以及相处种种尤其香艳。

且各处幽会之地,幽会时间都说的明明白白。

后来各人议论之时,竟是惊讶的发现,在那一天,以及那个地方,竟是真的有人见过这二人。

一时间,哗然声起,开始议论纷纷起来,甚至开始向京都外传去,竟有传遍全乾国之势。

傅婉瑶的名声,瞬间更臭。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对上,那这永安郡主陷害陶五小姐一事,想必也是属实。

这般只为一己之私,就去毁人清白的人,着实不配他们敬佩。

至于传言中那位未婚妻一事,则是有意间,被人淡化。

只着重提起了两人的风流韵事,以及那庶女手段尽出的种种陷害之事。

说起未婚妻之时,也竟是赞其品行之言。

宁国公府。

归燕院。

傅婉瑶收到摄宗明送来质问这些事是否由她所为的书信后,抑制不住的挥袖扫落茶盏。

口中咬牙切齿的低呼了一声陶灼。

面色更是阴晴不定,而后长出一口气后,勉强又挂上了微笑。

转身提笔,回了一封与自己无关,是有人陷害。

话语之中尽是不知所措与慌乱的书信回去,事后,还滴了两滴水于信纸之上。

荣王府。

摄宗明本来正满心怒气与不信,送出那封信后,心中亦是不免有些后悔。

可心中一转,还是努力端坐在那里,等起了傅婉瑶的回信。

待拿起仆役送来的回信,看罢后,他心中怒火立时尽消。

手指拂过那几滴水痕之后,心中更是充满了怜惜与疼宠,立即提笔回信,言道自己会遣人压下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