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2887)

作者: 天泠 阅读记录

端木宪也不在意其他人怎么想,不紧不慢地接着道:“睿宗皇帝还是太子时,就曾与当时还没有过门的太子妃一起祭天。”

端木宪这一提,其他阁老都沉默了。

在场的几位阁老对于大盛朝诸位皇帝的生平都是了如指掌,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位有名的明君睿宗皇帝。

六十年前,年仅三十的成宗皇帝突然重病,不过短短几天就驾崩了,彼时还是太子的睿宗皇帝才不过十四岁,与其后来的皇后唐氏才刚刚定下亲事。

本来太子应该在次年清明后登基,再与唐氏大婚,偏偏在三个月国丧期间,大盛东北一带恰逢十年难得一遇的干旱。

为了替大盛祈福,太子决定祭天,当时还未过门的唐氏也以太子妃的身份参加了祭天仪式。

这也是为了祭祀上天、安抚百姓的无奈之举。

祭天仪式之后,不过短短三天,就迎来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大雨,也因此这场祭天仪式一直为百姓所津津乐道。后来,那位唐皇后也是有名的贤后,深明大义,还曾在睿宗皇帝年老力衰、身患重病时,两次垂帘听政,稳固大盛的形势,说是名垂青史也不为过。

端木宪说是“先例”,其实也不确切,唐皇后参加的是祭天仪式,而不是太庙祭祀,可是非要论一论的话,祭天那可是比太庙祭祀还要重要的祭祀仪式。

争论起来,也不过是一场口水仗,谁也说服不了谁。

谁都知道端木宪提这个“先例”是有他的私心,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有这个“先例”为凭据,其他人就算想要质疑,礼部也可以以此应对过去,而且,对朝臣、对百姓也有了一个说法,不至于太过特立独行。

不过是弹指间,范培中已经审时度势地有了计较。

形势比人强。

别说慕炎现在的地位稳稳的,就算是看在岑隐的面子,他们对端木四姑娘也只有敬着的份。

范培中心定了,含笑附和道:“端木大人说的是,有先例就好办了,仪制就参考着来吧。我立刻去拟一个新的章程出来。”

范培中这番话说得极其巧妙,仿佛他来询问端木宪不是为了端木绯该不该参加太庙祭祀,只是担心仪制罢了。

久闻这位范大人长袖善舞,还真是名副其实!秦文朔心道,慢慢地用茶盖拨去浮在茶汤上的浮叶,嘴角抿了抿。这本就是礼部的事,既然端木宪、范培中以及游君集都觉得没问题,他也没必要上杆子去得罪人。

秦文朔随口敷衍了一句:“距离九月初九也不远了,这段日子怕是要辛苦范大人了。”

“能者多劳嘛。”端木宪只能一脸欣慰地笑,心里更复杂了:哎!这件事其实是双刃刀。

往好处看,自家小孙女算是彻底正了名,提前有了名分,也同时让人看到了慕炎对她的重视,但是,往坏处想,小孙女等于是被提前拱了上去,估计以后盯着她、针对她的人只会更多。

想着小丫头没心没肺就知道逗猫遛鸟的样子,端木宪就替她发愁。

本来对于姑娘家而言,闺中的生活是人生最惬意的时光了,无忧无虑,不用相夫教子,不用主持中馈,不用伺候公婆……

现在倒好了,小孙女好好的日子凭添了一些不必要的膈应。

这么一想,端木宪对于慕炎又多了几分嫌弃,不知道第几次地在心里怨起皇帝来,都怪皇帝魔障了,乱点鸳鸯谱!

范培中可不知道端木宪在想什么,客气地说着“哪里哪里”、“这是应尽的本分”云云的客套话。他与几位阁老又寒暄了几句后,就又匆匆地回礼部衙门去了。

既然都决定要做了,他当然要做到尽善尽美,也好借此在礼部站稳脚跟。

范培中一夜没睡,连夜赶工把新的仪程大致拟好了,于次日一早亲自进宫呈上去给了慕炎。

这一次,慕炎十分满意,当场就批复了,交由礼部继续跟进、安排。

礼部本来就因为有几个郎中、主事请假而人力匮乏,如今为了太庙祭祀,一个个都更忙了,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

与此同时,朝堂上为了这件事再次闹开了,闹得沸沸扬扬。

朝臣们众口一致地提出反对,觉得这简直是不合礼数、不可理喻,也不用慕炎开口,礼部尚书范培中就直接用睿宗皇帝的“先例”怼了回去。

两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吵了两天也没吵出什么结果来。

于是,八月二十日一早,就有十来个朝臣气势汹汹地一起进宫去了武英殿,向慕炎提出抗议。

“摄政王,此事不妥!”

“太庙重地,非慕氏族人不可踏入!端木四姑娘还未过门,更无子嗣之功,于礼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