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琉璃锁(63)

作者: 棠岁 阅读记录

姜予辞想转回去,可是又怕燕华就站在后面看她笑话。但是身后一直没有响动,她心里又忍不住慌张起来。

她这是怎么了?明明先前还记得要撩拨燕华,要为救下南绍、救下姜氏一族出一份力的,可这会儿、可这会儿她竟然开始和燕华闹脾气了?

她怎么敢这样做的?

姜予辞一面疑惑着自己的胆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了,一面又有些心惊和后悔,不断劝着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咬了咬牙,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委委屈屈地打算转身和燕华服个软——只是心里却还是憋屈难受得不行,这转个身也转得像乌龟一样慢慢吞吞的。

还没等她转到个侧面呢,身后忽然涌来一阵馥郁的香气,带着燕华气息的衣袖扶上她身侧,柔软得像是指尖游过了一朵云,却又分明带起了一阵风。

“娘子,莫要生气了。”燕华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将她环在怀中,伸出手,递上了一朵重瓣木槿。

手中粉白色的花儿开得艳丽,层层叠叠的花瓣上还沾着些微露珠——山中更凉爽些,又有树木遮挡,因此才能留下这几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想起方才在屋后窗下看到的那大丛大丛开得绚烂的花儿,姜予辞面上微微露出些笑意,半推半就地接下了燕华递过来的这个台阶。

“我们再去多剪几枝,来插花好不好?”姜予辞拿着花转过头,眼睛闪闪发亮。

犹沾露水的重瓣木槿和她鲜妍明媚的笑靥相衬,颇有几分人比花娇之感。一双黑白分明的杏子眼此刻弯成了月牙弧儿,颊边两个浅浅的梨涡若隐若现。燕华低头看着她,手中把玩着她腰间的丝绦,浅浅一笑:“好啊。”

-

燕华和姜予辞这便在小院住下了。姜予辞还给小院题了字,道是“闲云别院”,取的自然是闲云野鹤之意。燕华日日早起上了朝,之后去户部衙门处理些事情,便会尽快赶回来陪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侍弄花草赌书泼茶,自是数不尽的闲适风雅。

不过今日燕华却是被户部的一桩事情绊住了脚,拖到天色已晚才出了衙门。匆匆忙忙赶回山中,远远地隔着林木就看到那一点温暖的黄色灯光。

过桥穿林,那一点柔和的光芒越发近,也越发明亮。燕华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看天,蓝紫色的天幕中稀疏地缀着几颗闪闪烁烁的星,而一弯明月静静地撒下皎洁的清辉。

疏阔辽旷的天幕下,那一盏温暖的光芒指引的方向便是家。

燕华忽然感觉心里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他推开门走进屋子,原本闲闲地敲着手中的白玉棋子的姜予辞一下子抬起头来,见到是他,眉眼一弯:“你回来啦。”

燕华应了一声,坐到她身边:“刚才在下棋吗?”

“没有。”姜予辞摇头否认,面上浮现出一点羞赧,“就是闲着敲敲棋子……等你回来。”

燕华轻轻笑了一声:“那我们今晚做什么?”

山中无事,他们每天都会找些有趣的事情来做。

姜予辞放下棋子,兴致勃勃地提议:“既然没事做,不如接着读书吧?”

燕华微微颔首,起身去书架那儿拿了昨天还没读完的游记来,再坐回了窗边的软榻上。

他们这几日正在一道读一本《云山游记》,作者乃是前朝大家,语言生动有趣,描述起远行途中的风土人情更是让人恍惚间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燕华拿着书读,姜予辞就坐在他对面,托着下巴看着他。

看着他漂亮的腕骨,修长的手指,高挺的鼻梁和鸦翅一般的长睫,黑漆漆的发在除了玉冠后流水一样泻下来,随着烛光的轻轻摇晃投下小小的阴影。

夜凉如水,虫鸣声透过碧纱窗传进来,更衬得这山中月夜格外安静,而在这一片让人安心的宁静之中,唯有燕华干净清澈的声音不急不缓地响着。他读着高山云颠和碧江入海,读着悬泉瀑布和茂林修竹,书页轻轻翻动,竹香和着墨香悠悠荡入鼻端,他的声音宛若夏夜林间静静淌过石头的清凉溪水。

姜予辞托着下巴,静静地看着他。

原本映照在书页和木桌上的皎洁月光不知何时已经渐渐被掩藏在乌云之后,风透过缝隙吹进屋子,烛光摇曳,屋内的影子也左左右右地摇摆着。燕华收了书,有些遗憾地看了一眼天色:“天公不作美,今夜看来只能到此为止了。”

姜予辞放下手坐直了身子,笑起来:“没关系,来日方长。”

二人简单地洗漱了一番,一道上了床。此刻外头的风似乎更大了些,刮过树叶时一阵沙沙作响,如同急雨坠地。

“轰隆!”

屋内光线忽然一亮,接着便是一道惊雷炸响。原本半趴在燕华身上的姜予辞被这一下吓得浑身一抖,燕华几乎是瞬间反应过来,将她抱得更紧,安抚地拍了拍她:“没事儿,我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