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功德成神指南(快穿)(192)

作者: 云蔚宁 阅读记录

不过多才多艺并不是件坏事,起码在这个位面,诗词写得好,是很有用的。因为大庆朝,诗人地位一向崇高,文人多爱诗词,嘉和帝尤其如此。

所谓上行下效,皇族对诗词的追捧,也间接造成大庆一朝诗词的盛行。

所以,一本好的诗集,能够创造出的价值,是难以预料的,而且,如果他因为诗集有了些才名,容漾和他的婚事才不会被人说道。

刚刚在桌子上,那些眉眼间的官司,慕恒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些人不仅心疼要花去的钱,也在心里嘀咕,为什么严家这么有钱,还会和顾家结亲。

自家人都这么想,何况外人,到时候,舆论的风向可就不好控制了。

让他马上去考个秀才证明自己,是不现实的,可用某些手段,先展露些许锋芒,叫别人不敢瞎说也好。

陈氏半知半解,她一个村妇,大字不识一个,怎知道上层社会以诗词为风雅,于是她问道:“这诗,能有人买吗?”她只知道卖粮卖肉卖布,从未听说过可以卖诗。

“娘,只要质量好,县城的书店应该就会收稿子,如果能刊印,我也算有了些成绩,去严家提亲就不心怯了。”

陈氏心头一酸,老四这是在严家面前,感到自卑了。

“好吧,等明天,叫你爹带着你,坐牛车去县城看看。”不管能不能卖出去,也算是了了老四的心愿。

*

第二天一大早,顾老头和慕恒两人,带着一本薄薄的册子,到村头坐牛车去。

车上有些妇人和哥儿看到慕恒,心里十分惊讶,这个病秧子竟然出门了。

不过顾老头和慕恒都是男人,她们就算不解,也不敢这么大剌剌地问,慕恒也不在乎她们的眼神。

到了县城,慕恒和顾老头下了车,直奔县城最大的书铺,崇德书铺,按照原主的记忆,崇德书铺应该是家连锁书店,东家生意做得很大,这十几年来,都是县城里最大的书铺。

他们二人一进店,就有个伙计上来招呼,问他们买什么,态度恰到好处,并不因为两人衣着普通,就给人冷眼。

慕恒苍白的脸上带着一抹笑:“我这里有本诗集,不知道贵店筛选文稿的是哪位,方不方便见见?”

伙计被他笑得一愣,心想这人穿得寒酸,可这一笑的风采,倒是县学里的学子们都不及的。

“您等着,我进去叫人。”伙计一听慕恒的话,就知晓他的来意,到里屋把掌柜的给请了出来。

清平县里的这家崇德书铺,掌柜姓张,是个十分文雅的人物,平日里到书铺自荐的文稿,都是张掌柜挑选的。

张掌柜本来在屋里诵读最近最流行的一本诗集,听到伙计来喊,心里很不愉快,出来后见顾老头和慕恒两人,衣着朴素,一看就是农家子,这不满意更添了三分。

农家子能写出什么好书来?他心里虽是这么想,可职业素养和自我修养都让他克制住表情,把慕恒手里的书册接了过来。

还没看内容,他就被最上面那张纸上的字迹所吸引,这样磅礴大气的字,在他有生之年,都没有看到过。

因为顾家的人基本上都不识字,原主以前写字,也都窝在自己的屋里写,少有旁人看见,慕恒索性就换了自己原本的字体,一下子就让张掌柜感到十分惊艳,收敛了内心的轻视。

及至看到内容,第一首诗才读了四句,张掌柜就忍不住拍案叫绝:“好诗,真是好诗啊!”

说完这两句话,他急忙往下看,一边看,一遍又振振有词地念着,已然忘了身边的人,就这么一边念,一边品,一直读了五首诗之后,张掌柜方意犹未尽地罢手。

念念不舍地合上书册,他突然转身,冲慕恒深深一揖:“先生大才!”

慕恒亦还了一礼,才说道:“掌柜的过奖了。”

张掌柜心情激荡,不禁问道:“不知道先生是哪里人?”他没听说清平县最近出了这么一个大才子啊。

“小可正是清平县本地人士,不知掌柜觉得在下这本拙作,能否刊印?”慕恒直入正题。

张掌柜连连点头:“当然当然,以这本诗集的质量,若不能刊印,那估计就没有能刊印的诗集了。”

一般来说,写得好的书,书铺才会收下刊印,并且给作者润笔费或者分成,写得不好的书,想要刊印,那只能自费了。

张掌柜不仅为这本诗集喝彩,还知道淘到这本诗集的自己,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心里暗想,他一定要把这位小先生给留住了,可不能让这本诗集被对家印了去。

本朝法律规定,只有原作者指定的书铺才有权印书,其他书铺贸然印书,是犯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