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难是放(112)

作者: 俞览 阅读记录

感情最浓烈的时候,亲吻喜欢的人的眼角是最好的一种表达。

此时,这份情感浓烈但也饱含克制。

克制,是陶然终其一生都要去学习的一项内容。

陶然碰了碰,很快直起身,她抬起右手先伸到沈临的面前,在刚才触碰过的地方隔空碰了碰,而后收回来摸了摸自己的唇瓣。

窗外月色幽微,漆黑的夜空像是她心里的某个黑洞。

爱与欲,她在这个人身上永远得不到。

她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趁人之危去碰触他。

陶然捏紧拳头,转身抱起书桌的笔电回了卧室。

过了一会,她抱着一条毛毯再次打开门。

沈临已经坐在沉木书桌前办公,他一脸肃色,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眉眼微皱。

此情此景,陶然想到几分钟前的事,她哑然停止前进的步伐。

沈临从屏幕中挪眼看她,“怎么了?”

“哦,”陶然晃晃手里的毛毯,说:“给你送毛毯。”

“是很晚了,”沈临看看她手中的毛毯又转身望向窗外的光景,淡淡地说:“放着吧,然后你先去睡。”

后来寒假过完,新学期开始的第一个礼拜,陶然照常回家,却得知了沈临出国的消息。她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出差,他过几天就会回来。

只是这次他出国的时间有些长。

长达四年之久。

*

回忆就此戛然而止,这是最初两年,陶然午夜梦回里反复出现的一个场景。

她第一次大胆地向沈临表达她的情感。

这种耻于口隐于心的禁忌感情,在她懵懂迷茫的年纪,因为一时冲动,她没有过多考虑后果,从而将它暴露在他面前,暴露在空气之中。

她应该将它烂在心里,不该让它有倾诉的机会,更不可能有见到太阳的一天。

它应该是隐秘的。

起初她每时每刻都在懊悔。沈临一直不回消息,爷爷对他出国的事避而不谈,她隐约猜到是不是书房那件事引起的。

这个念头每每一起,她都会觉得荒唐到了极点。

沈临当时睡着了,而爷爷当晚根本不在家,怎么可能知道。

在书房暖黄灯光地投映下,陶然一脸惨白。

荒唐的,从来都不是沈临和爷爷,而是她这个自欺者。

良久,沈临说:“你进来的时候我醒了。”

意外之外却又意料之中的答案,它只是给陶然心里的存疑拖出来重重鞭打。

她就是个自欺者。

“你当时为什么不睁眼?”陶然问,“如果当时你醒了,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陶然说到最后,声音越低。

他为什么要装睡?

这个问题问倒了沈临了。

他好一会都没有声响。

过了几分钟,沈临问:“你刚才问我,我这次回来做什么?”

陶然看向他。

沈临声音低而缓:“陶然,当时的你在想什么?”

——

标题和内容提要参考歌曲:《上心》。

第41章 无数白昼:无人像你(2)

出国后回到熟悉的生活,沈临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困顿。事情到底在哪个节点出了差错?思来想去,到底是没个结果。

某个夜里醒来,那时窗外飘落大雪,他的主卧正对落地窗,他睡觉向来不喜欢拉窗帘,百叶窗也很少用到。他醒来便再也睡不着,索性下了床,到了酒屋取了一瓶红酒,回到房间,晃着酒杯对窗打发时间。

半夜,城市的喧嚣沉伏在人类的睡眠中,静谧而温柔。就连白日里冷漠无情的写字楼在大雪与灯光的衬托下,都有了那么一份温情。

这样半夜醒来的次数并不少,白天的忙碌始终换不来困乏的倦意。起初沈临经常睁着眼睛直到天亮,白天又是精神充沛地去公司上班。

一晚好质量的睡眠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件太过奢侈的事情。

让他充分意识到到自己不对劲的时候,是他往来比较亲近的朋友的一个来电。朋友半夜来电就一个方案的最后一个点子跟他讨论。其实方案是团队经过多次打磨,后高层反复开过会议确认下来。

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讨论这样的问题已经没多大意义。

沈临靠在床头,窗外细光微渗,他闲闲地揉着眉间,笑问:“你以前可是不会因为这种问题专门打电话,这可不像你的做派。”

朋友轻笑,打趣道:“你以前这个时候可不会接我电话,也不像你的风格。”

说完,各自顿了会,两人都笑了。

接着朋友惆怅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过来,“年纪大了,做点什么事都像在走钢丝。”

朋友以前风流成性,年龄在他那里就是个数字而已,他奉行:人生得意须尽欢。其他都是瞎扯淡。

上一篇:林中有佳音 下一篇:他定有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