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六零有空间(234)

作者: 群华溪 阅读记录

席洪波又拿了另一份文件夹出来,“我们把制药步骤都列出来了,三个省的人数太多,就靠我们这些人没办法供上药,最好是临时弄个制药厂。”

老领导接过文件夹,一边看一边说:“这件事就交给我,我会征用空省当地的一个药厂……”

说到这,他看着文件内容,眼睛微微放大。

“这、这种步骤分解……”

席洪波笑着摸摸自己的胡茬,“这还是我家里小孙子跟他闺女想出来的,说是叫什么作业指导书。他们用这个去教识字的知青种蘑菇、种玉米,比村里人手把手带的效率还高。”

他们写制药步骤时,就是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模板写的。

自从席宝爸爸开始写这个之后,席家人觉得这个指导书真的很好用,也学了这个模板。

老领导一脸惊叹,“你家人才真多。”

感叹之后,老领导遍布红血丝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你家这个三孙子、小孙子,现在都在做什么工作呢?”

“他们啊,”席洪波尴尬地偏离了一下目光,“这个三孙子,大学出了事,现在在家一边搞药物实验一边带孩子,家里那个小的,因为饥荒时家里比较难过,他想省粮食,就辍学回来了,现在负责公社的蘑菇、银耳、木耳等种植……”

“真是屈才了,”老领导皱眉评价了一句,然后想到什么,愣了愣,“等等,你说蘑菇、银耳、木耳?”

“是啊,我们村去年发生了地裂,地底下多出一条长地道,我们干脆利用起来,在里面种蘑菇一类的,也算是给公社增加收入,让大家改善一下生活吧。我们可是在达成生产目标的前提下做副业的啊,老领导你可别误会我们投机。”

“我没有这个意思,”老领导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席洪波,“你们的蘑菇一类,是烘干了卖给南城供销社吧?”

“咦,老领导你怎么知道?”席洪波一脸惊奇。

老领导苦笑一声,“你们一定不知道,南城收购菇子之后都销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们很缺外汇,无论是常用的高效西药、还是粮食、还是军事设备,我们都要靠外汇去买。所有能创造外汇收入的东西,我们都尽可能出口了。”

就像花生一样,就是因为花生能榨油,国际上愿意收购,所以在这个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公社出产的花生,被收购后全部都要出口换外汇。

而菇子在国际上也能交易,南城供销社把干菇收购后,就走渠道给弄出口了。而银耳、木耳不好卖,南城供销社就给调拨到附近几个城市,作为年节特供品销售。

老领导每个月都有银耳供应,也知道出口蘑菇的事情,但他没想到,这些东西是自己老熟人的公社搞出来的。

第108章

老领导突然就对西岐公社产生了好奇心。

“老席, 我带你去找这边药厂的人, 先把制药的事情给定下来。”

上了车之后,他才问,“能跟我说说你们公社的事情吗?”

“我们公社?”席洪波愣了会,一时摸不清老领导的用意。

但过去在福省那么多年, 老领导为人一直光明磊落、一直为群众着想, 这次在空省视察期间的种种行动, 也表现的跟以前一样, 按理是不会有什么坏心的。

“您这样问, 我一时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虽然席洪波年纪比老领导还大几岁, 但看着却更年轻些, 对他用敬称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老领导靠在汽车靠背上, 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灾害后这么长时间, 他基本上只有在车上时,才能缓一缓疲惫。

稍做放松后,他说:“这车子开的慢, 到人家药厂去, 估计要半个小时,你就给我说说……”

他顿了顿,“先给我说说你家几个后辈吧。”

一个公社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真不好选择话题,还不如从熟悉的人说起。

席洪波沉思一会,先说到了他的二儿子——也就是这次跟他一起到空省的席国振、席宝的爷爷。

“您刚刚也见着了两个, 那个小的是我三孙子,年纪大的是我二儿子席国振。国振当年先去东北参军,做了几年军医,知道家乡有土匪作乱后,就退伍回去了。他还算会做人,也够努力,回去之后,凭本事进了钢铁厂,混了两年之后就做到了书记位置,之后就稳住了。”

“席国振,”老领导默默记住这个名字,回忆起刚刚的场景,“他刚刚也没说话,一直在配什么东西。我当时扫了一眼,只看到是褐色的膏体,那个也是治病的药吗?”

“那个倒不是治病用的,”席洪波摇摇头,“海啸之后,受灾地容易滋生细菌以及各种寄生虫、带病菌的蚊虫等等,体质较弱的老人跟小孩,在这期间极易呕吐、腹泻等。这虽然没有疫病严重,却会导致人体虚弱,更容易被传染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