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六零有空间(210)

作者: 群华溪 阅读记录

第96章

西岐村种的几种蘑菇、银耳、木耳, 除了平菇、草菇成长期特别短, 十天就能出一茬之外, 其他的基本上是一个月到三个月成熟一次。

席泰平跟孙抗战两人研究过, 通过控制地下反光凸镜面、以及吸热、散热装置, 能将地下温度向上、或向下调整五度左右,基本上能适应所有品种的需求。

第一批好干菇在六月底卖给了南城供销社,一口气收入了五千多。这之后, 他们就按照南城供销社朱载峰的收购需求,三倍种植猴头菇、香菇、变异白色环球盖菇、以及鸡腿菇这几样,而银耳、木耳这两样翻倍种植, 金针菇跟平菇、草菇都保持原先产量。

这个年代的人,不会没事就去撸烧烤、油炸、火锅啥的,金针菇并不如后世受欢迎。

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还没上来, 像是金针菇这种本身没什么味道、不饱肚子、也基本消化不了的“促消化”食品,也只有部分喜欢这个口感的人才会买, 所以它跟廉价的平菇草菇受到了同等的嫌弃待遇, 只不过卖价高些而已。

“这次的草菇平菇都不用晒干了吗?”席宝小短腿特别能跑,她不想跟哥哥们在一起看书学习,就仗着自己人小, 天天到家里人工作的地方晃悠。

席宝特别智慧地轮流跟人,免得天天追着一个人到处跑, 大人就会给她找书看。

昨天跟三伯晃了一天,今天就粘着爸爸了。

爸爸席泰平让闺女离远一点,“大家正在忙摘菇子呢, 你别靠着那边,会被碰倒。”

把席宝赶到这个地道小洞的入口处之后,席泰平才回答她的问题,“虽然我们平菇、草菇的品种好,口味胜过天然的,但南城的供销社依然不要这些便宜货。

反正是稳定卖给咱红茵镇的供销社,他们收上去也是在本地销售,卖的还快,就没必要特意给晒干或者烘干了。”

大家原以为南城不要的这两样平价菇子,最终的结局是成为村里人常见的菜肴,没想到卖给红茵镇供销社之后,大受欢迎,搞的村里自留的部分都不够吃。

镇上人们消费能力没有南城的高,而这种鲜菇交易是不需要票的,人们想要改善伙食,这种有“素中荤”之称、不要票、还便宜的的鲜菇,绝对是最佳选择。

而西岐村稳定种植平菇、草菇后,差不多十天就能出一次货,每次摘下来,洗都不给洗,直接用木板车拉到镇上去,供销社两天就能卖光。

“说起来,这个菇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能赚。要不是我们夏天太忙了,即使有新农械帮忙,也抽不出太多人来管这些菇子……”

正因为这两样菇子生长周期太短,几乎是天天离不开人,所以村里都没法任性加大产量。

“镇上供销社的人亲自过来好几次了,回回都让我们加大产量,这个品种菇子即使是新鲜的,好好放也能维持一周不坏,供销社每次当天收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能卖空,他们就想要收购更多一点。”

“我们倒是想赚这个钱,但实在是忙不过来。”

平菇、草菇不算多稀罕,新鲜的卖价更低,差不多七分五厘钱一斤。西岐村没有加大产量,每出一批,新鲜菇子总重量都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卖一次也才一百十几块左右,但一个月能出三次,就是三百多,一年有两个月修整,算十个月的收益,那就破三千了。

这时候的三千,比席宝上辈子那会儿的三万还经用。村里即使有其他更高价的农副产品,也没任何人嫌弃这个每次只赚一百多的小菇子。

“薄利多销吗?”席宝想到了这个词。

席泰平哈哈笑着,“对,这种低价的东西,最好的出路就是薄利多销。虽然,这其实也算不上薄利了……”

“要是我们忙的过来的话,这两样菇子的种植量可以翻四倍,我们村里人也要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的镇上就能消化掉。”

正这么说着,红茵镇供销社的人又来了。

“泰平啊,”有人在地道外头喊,喊着喊着,声音就变近了,“哈哈哈,你果然是在这里。”

席泰平无语地放下手里的活,眼皮子跳了跳,“虎叔,你怎么到这来了?”

“爸爸,这个是?”席宝过去抱住爸爸的腿,好奇地看着这个人。

“这个就是我刚刚还在跟你说的,镇上供销社的人,没事就来我们村催。上次知道是我负责管理蘑菇种植之后,这次居然直接来找我了。”

当着正主的面,一向高情商的席泰平就这么吐槽,席宝猜出这个人跟自家的关系很好。

而爸爸刚刚喊他“虎叔”,席宝想了想,也打了个招呼,“虎爷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