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201)

作者: 景福 阅读记录

苏鹤亭眼眸沉了沉,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实在是天庆县的百姓太穷了,你让他们自己掏钱买种子,价钱压得再低,他们也是买不起的。

可粮食推广这种事情,若是只让某一地,某几个人负责,是根本没效果的。

“我知道,”元宁慢慢说道,“你很累,很难,要做的事情很多,某一方面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

“你这是……”苏鹤亭轻笑一声,“再给我找台阶下?”

“难道不是吗?”元宁脸上带了几分俏皮的微笑。

苏鹤亭哈哈笑了起来。

“我知道,其实你现在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了!”元宁笑容扩大。

“你倒是信任我,”苏鹤亭心情舒畅,语气轻松,“的确是有了想法,我说来你听听。”

其实大致上就可以算是“半赊半借”,他提供粮种,农民们需要购买,但只需要出成本价就可以了。

而且,可以让农民们那一部分钱来买,这一部分钱,可能只是两种价钱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乃至更少。不过彼此之间要有一纸文书证明他们是赊购的,等收获了这一季的粮食,要偿还余款,若是实在没有余力,分期付款也是可以的。

遇到那真的一穷二白的人家怎么办?

也不能置之不理,就需要对方打借条,往后有了钱再慢慢偿还。

或者他们不愿意用钱来偿还,以粮食来抵也可以。

在此之前还要告诉他们身为县令的苏鹤亭的难处,他要对外公布自己的俸禄,对外公布天庆县府库的库存,公布不能擅自动用库粮的苦衷。

元宁听罢不住点头,赞许地道:“我很高兴你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

换了那不知变通的,只知道跟百姓们说赊借之事,百姓们还会认为父母官不作为。

像苏鹤亭这样先诉苦,然后再提出帮百姓们解决困难的办法,百姓们谁不感激涕零?

“我是吃过亏的,”苏鹤亭苦笑了一声,“你当我生来便是如此精明的?那是因为栽过跟头摔狠了,才知道吸取教训。”

元宁笑眯眯说道:“你能汲取教训,便说明那一跤没白摔。人生路长着呢,小时候吃点亏不是什么坏事。”

第一百五十六章 长生

苏鹤亭哑然失笑,“你有时候说话老气横秋的,不看脸的话,还以为你已经很大了。”

“咳咳,”元宁咳嗽几声,低头掩饰了自己脸上的不自在,“不是说见识阅历都与年纪无关?

“其实你又能比我大到哪儿去?那些胡子一大把还在闷头苦读的老学究不也不能跟你比?

“我从来都觉得比年纪是最没意思的,总不能仗着自己年纪大,就瞧不起年纪小的人吧?

“跟我刚才说的那些老学究一样,一辈子闷头苦读,是有你的眼头见识呢,还是有你金榜题名的经历?”

苏鹤亭哈哈大笑,跟她相处真是轻松自在,还能每天都有所斩获。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进了刘村。

既然出来不能表露身份,他们穿的就不能太好。

所以身上的衣裳该有补丁的还是有补丁的,只不过缝补比较整齐,浆洗比较干净而已。

乡下人骑驴走亲戚的也不在少数,自家没有就去借,总比步行省时省力还有面子。

两人就假托兄弟二人,找了一户农家借宿。

和苏鹤亭说的一样,刘村的民风十分朴实,尽管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对待外来的客人还是很热心的。

他们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进入刘村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刘村刘村,村民十之七八都姓刘,他们借宿的这家也不例外。

刘大娘刘大爷夫妇俩守着两个孙子过活,说是儿子和儿媳都去外地寻营生去了,已经五六年没回来。

那些年家里的光景不好,他们出去还能有个活路,若是留下,一家人不过是抱团等死。

这些年他们夫妻陆陆续续也捎了一些钱物回来,剩下的四口人勉强度日。

是苏鹤亭来了之后,肃清匪患,他们祖孙才敢出去耕种,如今基本的温饱是能解决的。

刘大娘堂屋的神龛里供着的不是神佛,反而是个牌位。

元宁凑近了一看,就瞪大了眼睛,然后扭头看向苏鹤亭。

苏鹤亭也有些吃惊,转头问把他们让进来的刘大爷:“大爷,您家这是……”

“这是咱们县太爷的长生牌位!”刘大爷笑呵呵解释,“原本我那老太婆是供着佛像的,那些年日子艰难,她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也要买香烛供奉。

“可又有什么用?那年盗匪来到我们村,一把火烧了半个村子,佛爷可曾出来就我们了?

“还是前年县太爷肃清了匪患,派人过来帮忙重建,又拿了贼窝子里搜出来的钱帮我们买粮种买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