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不想死(90)

但就在这一天晚上,张文骞跟之前那位属官黄文德一样,意外在狱中自尽。

但这一次,他不是上吊,而是服毒。

这个消息让三位主审官震怒不已,消息传到朝中,也引起了整个京城官场的愤慨。张文骞是人犯,而每个凡人在被关押之前都必须经过十分仔细的搜身,在黄文德死后,更是连包头巾、腰带这种东西都不允许留下。

在这种严密的检查下,张文骞觉不可能在身上藏毒,带进监狱之中。

也就是说,有人在这期间偷偷进入监牢,给了他□□,甚至……从现场来看,有不少挣扎的痕迹,尸检更是发现他身上有不少淤青,很有可能那□□他并非心甘情愿服下,而是被人限制住行动之后灌下。

这可是刑部大牢,整个大楚朝防卫最为森严的牢狱,里面关押的不是等待秋后处决的死刑犯,就是犯下其他大罪的十恶不赦之人,未免越狱乃至劫狱的情况出现,防守十分严密。就这样还是让人悄无声息死在了狱中。

更难的,却是此事该如何上报。

从江南上京城这一路千里迢迢都没有出事,偏偏拿到了三司的地方出事了,那就是他们无能!不管有多少理由,太皇太后可未必会听。若是将此案移交出去,他们三人以后在朝中就没有任何前程可言了,说不定还得引咎辞官。

三位平日里多有龃龉的主审官坐在了一起,打算商量出个章程来。

短暂的静默之后,先开口的是刑部尚书张玉荣,“此案迷雾重重,只怕就算再查下去,也查不出什么来。老夫年纪大了,明日就向太皇太后请罪,让她老人家另选贤良负责此事。”

大理寺卿文旭听他已有退意,不由吃了一惊,“张兄,何至于此?”

“如何不至于?”张玉荣苦笑,“但凡还有一点办法,我也不愿意如此。然而此案牵涉太大,还没查到关键处,就已经死了两个人,继续查下去,只怕也不过平添孽债。”

这话却是说到文旭心里去了。若是对方势力那么大,查到谁就杀了谁,这案子不光破不了,还有可能牵连许多人的性命,最后的结果,只怕他们三人都承担不起。

他们都已经不是锐意进取的年纪,这几年间政权频繁更替,在朝堂上很难有所作为,自然都养成了一股暮气。如今乍然接手这么复杂的案子,打退堂鼓也在意料之中。

他们在朝多年,比谁都知道这件案子幕后究竟有多大的势力,调查取证困难重重,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事已至此,就算想走,只怕也很难全身而退。”御史中丞顾先敏看了张玉荣一眼,缓缓开口,“便是要走,也不该是此刻。倒不如好好想想,该如何在太皇太后面前周旋,好让我们继续查下去。”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太皇太后处置了身边的何不平这件事,在他们这个地位的人看来,绝不只是因为一桩婚事。而如果不是,偏偏事情出在这个时候,其中深意,就很值得商榷了。

这未必不是一种表态,既然如此,此刻退缩,只怕反倒会让太皇太后心生不满。

“其实事情也没有那么坏。”见两人不再说话,顾先敏便又道,“原本咱们手中虽有人犯,但他一日不开口,那就一日差不下去。如今他在狱中死亡,□□却必然是从外面带进去的,却正好叫背后的人露出了行迹,给了我们顺藤摸瓜的机会。”

“中司言之有理。”文旭闻言眼睛一亮,立刻点头附和道。

张玉荣见二人已经统一了意见,便也不再说话。

三人将奏折递上,宫中太皇太后亲自发下谕旨,着令三司严加审问,查清张文骞死亡的真相,找出幕后主使之人。

此刻,亲自处置了何不平这个帮手,太皇太后心中对江南的不满之意达到顶峰,自然不会让这件事情轻易就这么过去,所以查下去是必然的结果。

刑部大牢并不允许家人探视,每日能够进出的就那么几个人,虽然遮掩得很好,但还是很快查到了一个狱长身上。只是派人去捉拿时,此人却早有准备,已经潜逃在外,让抓捕的官差扑了个空。

三司当即发下海捕文书,搜寻此人。

本来这只是例行公事,大家都没有太报希望。毕竟既然是有人在幕后推动,那么将这狱长藏起来或是直接灭口,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对方手段通天,在京城里藏下一个人也不难。

然而几天之后,京城尹便接到了百姓报案,声称那个海捕文书上的大寇就居住在自家所在的那条街巷,被他无意之中看见。

事情报上来,顾先敏没有耽搁,立刻申请提调一队御林军将整条街巷团团围住,又调了弓箭手等在周围布防,最后才命差役们进入巷子,前去捉拿要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