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不想死(52)

“可是因为写了太多字?”玉屏连忙捧着她的手腕揉了一下,又道,“奴婢喂真师吃吧。”

贺卿盯着那只筷子看了半晌,才十分怅然地点头,“好。”

勉强自己的结果,往往只会是把事情搞砸了。她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凭着一腔热血,胡乱插手朝政,才有了今日之果。如今须得吸取教训才是。

让玉屏伺候着吃了一顿饭,贺卿也慢慢冷静了下来,沐浴净身,躺回榻上叫玉屏给自己按了一下,才将身体彻底舒活过来。

直到这时,贺卿才第一次将自己的思绪投入到之前发生的事情上。

她错就错在,根本没有做好接受宫廷斗争的准备,更不知道这件事究竟会有多凶险,就贸然牵涉其中。一开始遇上的太皇太后跟她一样是个新手,所以被糊弄住了,却让她错估了自己的实力。

所以一遇上何不平这等在种种宫廷争斗之中摸爬滚打着活下来的老手,自然只能丢盔卸甲,一败涂地。

至于顾铮这个同样一度让贺卿对自己生出错误认知的人,贺卿现在也想明白了,他不是没看出来自己的青涩,只不过身为朝臣,他所在意的部分跟贺卿不一样。与己无关,他自然也没有为难她的必要。

利益之争,从来都是十分残酷的。即便贺卿觉得自己是为了所有人好,但她所做的事,看在别人眼中,却与夺权无异。

她太着急了。

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迷惑了她,那份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记忆误导了她,让她以为自己已经彻底蜕变,可以承担起更多更大的责任。

其实现在想想,身为皇室公主,大楚实在没给过她什么优待,这国亡与不亡,又与她有什么关系呢?

她要做的,不过是独善其身而已。有记忆作为保障,能够预知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在这乱世之中自保已经足够。更多的,已不是她应该奢求的。

这世上聪明人那么多,这种忧国忧民的大事,还是交给他们去操心吧。

就算要做什么,也要在保证自己安危的前提下,而不是亲自上战场冲锋陷阵,未必能救得楚朝,说不定就先把自己陷进去了。

好在这一次太皇太后并未因此见责,只要从今往后做个乖乖在问道宫中闭门求道的真师,想来也不会有人再来为难于她。想得通透了,贺卿便将那些妄念一一收敛,开始安于眼前的日子。

不见得有多开心,但总归不会有太大的波折,足以保证她生活得足够安稳。

之后的时间,贺卿一直安安稳稳待在问道宫中,连每日一次的问安都免除了。只有张太后派人相请时才会过去一趟,也绝不在路上耽搁。

问道宫本来就在皇宫深处,少有人迹。如今这里有了主人,寻常人等经过时都会避让,便显得越加幽静,倒是合了感悟天人的意思。

这样一段时间的潜行修行之后,就连贺卿自己都觉得道法精进了许多。

唐礼臣最终还是被夺去官职,遣返回乡的消息没有动摇她。

这一年大楚有将近十个州遭灾的消息没有动摇她。

黄修蛰伏多时终于抓住时机挑出了何不平《拂尘录》上的几处毛病,命人攻讦,使得何不平险些失却太皇太后的欢心,但最后何不平凭借着苦肉计,最终还是留在了咨平殿内伺候,并且迅速还击,彻底压制住黄修等人,成了太皇太后跟前第一得意之人的消息,也没有动摇她。

有时候贺卿都觉得自己快成仙了。

万事如风过耳,半分不萦心间。

直到入了冬,怀胎十月的张太后即将临产,才打破了贺卿的清静。

虽然这几个月来往得不如开始那么频繁了,但张太后和贺卿的关系一直非常好。贺卿虽然是长辈,但两人却是同龄,所以少了几分敬畏。作为宫中仅有的三位主子之一,贺卿是张太后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对象了。

临近生产这段时间,张太后的情绪又开始波动。一时担心生出来的不是皇子,一时又担心生产时万一出了意外,忧愁得吃不下睡不好。她如今正是最紧要的时候,不但太皇太后,就连朝臣们也都关注着,哪里敢让她保持这种状态?

因张太后说自己心慌,想有个人陪着,所以贺卿就被太皇太后亲自从问道宫请了出来,叫她暂且搬进坤华宫里,陪张太后住着,时时宽慰,免使她惶惶不安。

如今宫中供给,以坤华宫为首,就连太皇太后自己那里也及不上。已经是仲冬十分,外间寒风凛冽,眼看着就要下这一年的第一场雪,屋子里却是暖意融融,如在春日。

贺卿一进门,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意激得打了个哆嗦。有宫娥上前替她取下外面罩着的大氅,引着她入内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