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不想死(219)

谁知原来顾铮早就已经跟贺端见过面,解决了问题,只是没有告诉她而已。

以他们现在的身份,每天商讨各种事务都要见面,顾铮单独奏对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但他甚至没想过顺口跟她说一声。

若不是德王无意间提起,只怕要等贺端的怀表和其他发明上市,她才会知道。

之前贺卿就已经意识到,顾铮或许是在有意识地转移视线,不让其他人注意到她。不提贺卿这种做法究竟有没有问题,这份情贺卿却不能不领。所以即使她数次察觉到顾铮现在的说法颇有架空自己的嫌疑,但她始终没有表态,因为她相信这绝非顾铮的本意。

但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贺卿意识到,继续放纵下去,很有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事发生,而自己毫不知情。正所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长此以往,总有当真被架空的一日。

这一瞬间,贺卿脑海里闪过了许多念头。

如果她只是想要安稳,大可借此机会后退一步,皆大欢喜。她要做的事情会由顾铮继续完成,而她自己,则可以带着荣耀退场,做一辈子的“护国大长公主”。

那么,她是眷恋权势,不愿意放手吗?

贺卿扪心自问,而后很快得出了答案:是的,她是。

贺卿轻轻地笑了一下,真正承认这一点,她发现自己的心里并不沉重,反而充满了轻松与愉快。见过了外界的宽广与精彩,谁能甘心再被关回狭窄的房间里,只能透过窗户去看外面那片天空?

何况,她要做的事还有那么多。虽然顾铮说过愿与她共创盛世,目前看来也的确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走。但贺卿发现,自己无法轻飘飘地说一句“那我就放心了”然后放手。

这一瞬间,贺卿对“政治”两个字的领悟,却是越发透彻了。

即使是政见相合的朝臣,也会有分道扬镳的一日,这无关理念,只源于话语权。就像她和顾铮,或许目标都是一样的,但贺卿却无法接受一切由顾铮说了算,自己毫无掌控力与话语权,眼睁睁地被抛在后面。

何况,她的计划有一部分写在了给顾铮的那张纸上,但还有另一部分没有写下来。

比如等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她便会致力女性平权的争取,让天下女性也能享受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而不是继续成为受压迫人群。此外,诸如匠户、奴隶等户籍制度,也会在工业化的浪潮之中被取消。

但这些都是眼下不能诉诸笔端的,也是贺卿不认为顾铮会支持的。

所以贺卿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是没有退路的。这一点,她本来早就已经意识到,却在这段时日跟顾铮的默契间险些忘记了。恋栈权位也好,野心勃勃也罢,唯有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一切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进行下去。

至于别人如何看待,留待青史之上,后人评说吧。

但该用什么办法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呢?

直接跟顾铮争夺话语权,是最下策,极有可能会让正在推进的政策陷入停滞,甚至可能会因为彼此的对立,让朝堂陷入党争之中。那样一来,两人之前费了大心思营造出来的好局面就会彻底被打破,可谓是误国误民。

所以夺权不是不能做,却不能这样明刀明枪的上。

贺卿坐在御案后,沉思半晌,渐渐有了主意。

第二日早朝,贺卿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她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未曾有过的书!

文治武功,乃是历朝历代帝王所追求的最高荣誉。武功可由战争得来,文治一看是否海晏河清、吏治清明,二看的就是当时的文风及学风是否鼎盛。

民间私人修书当然最能彰显文风之盛,但官府主持的修书,因其规模宏大,对士林也有巨大的影响,也是帝王文治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

虽然历朝历代修书活动都没有停止过,翰林院官员及各殿的校书、正字等,做的都是这方面的工作。不过大都是编修的是前朝及本朝的史书,典章,及帝王实录等,规模并不大。

而贺卿直言“古往今来未曾有之”,其野心可谓是昭然若揭。

但是满朝上下没有一个人反对。这样大规模的修书,参与进去的人成百上千,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沾光,分润不少功劳。而历来修书多以经史子集为重,在贺卿明里暗里鼓励科学发展的当下,对儒学而言,不啻于是在表明她态度,自然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第99章 皆可识字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街上的人们换上了春装,万物生发,春花初绽,连日来往城郊踏青访春去的游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