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不想死(119)

刘牧川转念一想,又觉得他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生在要命处的脓疮,平日里不方便碰,趁着病重的时候挑破,一并治了,情况也不见得会更坏。

何况,刘牧川自己对政治生涯也并非没有期许。

以前薛知道在朝堂上虽不至于一手遮天,但遮住他刘牧川却是没问题的。等薛知道走了,提上来一个顾铮,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什么。刘牧川也曾因此担忧过。如今顾铮的行事与他所想的不同,并不是那等把着权力不让的,也算是给了他机会。

此事虽难,但正因如此,若是能够做成,于他而言,当是最辉煌的履历了。

刘牧川与薛知道年纪相仿,虽然他自己觉得还有余力,但现实是似顾铮这样的年轻人他根本挡不住,如薛知道那般主动让路还好看些。所以他能在朝的日子,估计不会太多了。

若能在离开之前解决了江南之事,西北再来一场大捷,便是不世出的功劳。挟着这样的大功致仕,他会成为比薛知道更令人称道的宰相,日后青史之上,也必有一席之地。

即使顾铮可能另有打算,自己有被他利用之嫌,刘牧川也不在意了。

他开始发动自身人脉,积极推动此事。他在朝多年,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此时陡然发力,才叫人惊觉这朝堂上还隐藏着这么大一股势力。

在政事堂的干预和推动之下,三司很快抽调了几位官员,组成钦差队伍,并授予一直负责审理此案的御史中丞顾先敏为江南巡抚,率领钦差队伍前往江南调查此事。因为事情非同小可,因此还特意拨了一支军队随行。

然而就在出发前夕,有大臣上书弹劾顾先敏十大罪状,让钦差队的行程不得不暂时停止。

顾先敏这个钦差人选,是再三商榷之后才确定的。这一趟江南之行危机重重,所遇到的情况必然十分复杂,万一钦差也被对方腐蚀,那就是最大的笑话了,因而人选必须慎重。

此前阳山县一案由三司会审,实际上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都有和稀泥的意思,只有顾先敏一力主持调查,刘牧川这才举荐了他。谁知忽然节外生枝,竟在这个紧要关头出了事。

但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头。

之后,不管提议由谁来担任钦差,接下来都会出问题被人弹劾。

中国自古就是人情社会,讲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许多官员即便自身为官虽然清正,然而毕竟还有不少亲戚故旧在。人越多,就越难以约束,有人打着自己的名号在外面办事,未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

这样的小事,放在平常,不过是按例处罚,不会太过追究。然而如今正值挑选钦差的敏感时刻,每一个小问题都会被放大。

如此一来,人选便迟迟不能定下。

然而朝廷能等,铁狼族却不能等。援军还没有赶到,但西北已经打起来了。

铁狼族的优势在于骑兵,因此他们通常都会设法绕过边境线进入大楚境内。因为大楚的守军只在边境一带布防,关内则只在城内驻扎军队,城外则是大片的村落和良田。

骑兵机动性强,化成小股,很容易就能找到防守漏洞钻进来。只要不靠近县城,在各个村落劫掠一番,便会有丰厚的收获。

原本今年已经事先得了消息,加上驻守银州的张芳将军乃是积年宿将,布防十分严密,本不该让铁狼族有机可乘。然而这一次来的人太多了,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一路围了银州城与张芳将军对峙,另外两路一路走榆林关,一路走归德州。

榆林关同样是边关重镇,到处都是人工修筑的寨堡,相互呼应支援,防守严密,然而归德州的情况却很复杂。这里是归化之地,安置了一部分归附的草原部族,乃是胡汉杂居之地。铁狼族人秘密策反了其中一部,悄无声息就越过了封锁线。

第62章 有备而来

这一支铁狼族骑兵偏师南下,一路过州绕县,不与大楚的官兵正面碰撞,四处流窜劫掠,造成了非常巨大且恶劣的影响。

消息传到京城,自然又不免引起一片喧然。

京城百姓近百万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别处迁居至此。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京畿一带,但西北内迁者也同样为数不少,毕竟那里连年战火,土地出息也不多,日子难过。这些人虽然搬迁入京,但多少还有些亲朋好友留在西北,听到这个消息自是忧心如焚。

这批人的数量,放在整个京城并不算多,然而他们搬迁过来的时间久了,又在京城各有亲戚友邻。所以消息流传得十分迅速,弄得整个京城人心惶惶。

咨平殿里,皇太后抱着小皇帝坐在上首,眉目间满是忧愁,“诸位先生,此事当如何处置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