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73)

作者: 肥肥笑 阅读记录

可惜他们造的发电机不止发电量少,只能勉强供两三个灯泡发电,还要时刻有人手摇才行。

这么不科学省事的发电机,当然没法用到新安城。

看着他们失望的小脸,王土表示可以给新安城安发电机,但他们要保证未来五年内把新安城的发电机换成他们自己研究成功的。

至于电线灯泡,新安城的工匠们表示按照书籍上的方法来看不难造出来,然后他们造出来的第一批就被用在了考试院了。

下一步就是给整个新安城安上电灯,至于北屿,虽然它是王城,但显然也是暂时的,李国槿也不会什么都紧着北屿,只让一步步慢慢来。

第95章

一个身着华服的青年急匆匆地从大门外跑进书房,书房内的人正在挥洒笔墨。

“爹,北屿那边来了文书,上面写着让我去新安城任职,这……”

“哦?竟然没有让你留在本地?不错!看来我儿表现颇佳,这是被重任了啊,去新安城比留在本地更有前程,你可知这新安城可是小公子亲手建立起来的,能在新安城做事的都是小公子的亲信。”

“大蜀国气数已尽,你留在小公子身边任职一定要尽心,他日小公子称帝之时,就是你光宗耀祖之日啊!”

青年带着家仆两三人在傍晚之时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新安城,刚到就被城门口的闪亮的灯泡给闪到了。

恍惚地进城,发现大马路两边也都是挂着照明如白昼的灯泡,连下榻的客栈里面都是如此。

哪怕当初考试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灯泡,可见到新安城如此遍地都是的奢华行径还是难掩震撼。

新安城不愧是小公子亲手建立的,此景世上仅此一处。

此后,在新安城呆久了,见到的稀罕事也越来越多,他就对小公子越来越钦佩。

还有那个新安城城长虽然年纪小,看起来平凡无奇,但能让小公子喊大哥的人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也发自内心的尊敬。

在新安城任职的一年后,小公子就在京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李,而他也跟随着新皇去了京城,省了官职。

新安城的城长却没有跟随北上,依旧留在新安城,但却被新皇册封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异姓王。

只有封位,没有实权,大臣们对此没有异议,心里却暗道这位异姓王不能碰。

新皇登基,北地自然也享受免除赋税三年的政策,只是北地的惨烈实在不是免除赋税就能挽救的。

于是新皇下旨南方富裕的城府对北地进行一对一的扶贫援助,争取让北地早日实现恢复耕地繁衍自主生存的目标。

新安城对应的正是李国最北边最穷的苦寒之地,刚开始新安城是一车车的物资拉过去,可那边还是频频喊穷,派人实地考察一番后,发现人家确实没说谎,他们只能耕种一季,哪怕不缴税,收成也还是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再加上冬天气温过低,他们缺衣少粮冻死人是常有的事。

王土大手一挥,新安城的农业专家呢?建筑专家呢?需要你们去支援了,薪资加倍!

顺便再上书新皇,建议李朝赶快普及黑石头惠及民生。

李国槿也接纳了他的建议,甚至开始下令李朝上下全面学习新安城的方方面面。

而牛汉就是从北地来学习的那批人中的一人。

他来了已经几个月了,头说过几天就要返程回家了,他今天把这几个月赚的钱拿出来,打算全部花完,都换成新安城的卖的物品。

本来他来新安城就是被选拔来学习的,回去干事之后才能有工钱可领。

可没想到新安城竟然会给他们发工钱,而且比他以后回去领的工钱还要高。

牛汉高兴坏了,这些钱拿回去家里人肯定高兴,所以他一直舍不得花都存着。

但熟悉了新安城之后,他改变主意了,因为他发现新安城卖的衣物粮食等等都比家乡那边便宜还特别高质。

这逛街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身上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脱了,换上新安城发的工作服。

虽然发的人说是工作服,但是看着崭新结实的衣服,他们没有一个人舍得穿的,这明明是一件新衣啊,穿着它做工简直是浪费。

今天他要和新安城人一样体面地逛逛街,好好地玩一圈。

一家人的衣服鞋子,便宜,买!

大米菜油姨皂细盐,便宜,买!

打火机刀铲农具,通通买!

同行的伙伴道:“你还真的一文钱都不打算剩下?”

牛汉看着一大堆货物喜悦道:“不剩,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买的都是家里缺的,回去也是要买,在这买便宜货还好,干啥不买?”

同伴听他这样说,犹豫道:“那我也买点,确实是好货!”

随着各地来新安城学习的人纷纷返回,李朝的百姓也知道了新安城这么一个神奇和令人向往的地方,吸引了无数人前往。

渐渐地,百姓们听说,新皇挑选出的各种人才都是先送去新安城学习五年,李朝任何新的发明都是先从新安城开始的,新安城有李朝最好的书院等等。

后来,百姓们不再是听人说了,而是亲身经历了这些发明。

平坦的水泥马路,高高的楼房,明亮的电灯,还有载着他们跑得飞快的汽车等等。

史书记载李朝是华夏从封建文明走向现代科学文明的重要转折点,而新安城就是现代文明爆发的圣地。

戴眼镜的女同学用手指捅了捅同桌,小声问道:“你说新安城城长的后代亲属世世代代都荣华富贵,他的弟弟在历史书上却没有半点记载,是不是很奇怪?”

“是啊,真奇怪,我还用手机查了,只说他有个亲弟弟,弟弟其他的什么信息也没有!”

戴眼镜的女同学不甘心地举手问老师。

“这位同学问的好,事实上,很多历史学家都对此研究过,其中一本古书上有记载,原来和新安城城长一个村子的人曾经著书回忆城长弟弟七八岁之后就没再见到过了,直到新安城城长的大婚,他才再次见到,说弟弟头发不过寸长,身着异服,怀抱一个衣不蔽体的两三岁小女孩,之后就再也没见过。”

“新安城那时很多学生都是寸长的头发啊,好像异服也很多,唯一的可疑之处就是衣不蔽体的两三岁小女孩了,所以,老师,这说明了什么?”

“咳咳,这说明了,新安城城长确实有个亲弟弟,亲弟弟还结婚生了个孩子!好了,下课!”

眼睛女孩满头雾水,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