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人类研究手册(189)

作者: 柠檬马卡龙 阅读记录

吴贰旁边路过的两个人,边走边聊,“算这个姑娘命大,还真救回来了。”

“那位急救的是不是雍和医院的王教授?”

“对,对,国宝级的专家,他的号提前半年都挂不上。”

“这人上辈子拯救了宇宙吧。运气太好了。”

“说起来也太可笑了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信‘守宫砂’这套。”

“守宫是壁虎我知道,守宫砂是什么?”饕餮一脸求知欲的望向赵无垢。

小包子瞪大眼睛,摆出同款求知脸。

赵无垢:………………

“是种‘药方’,据说以朱砂喂养壁虎,喂足七斤朱砂之后,将壁虎捣烂,点涂在女子的手臂上,便能形成朱红色的‘砂’记,所以称为守宫砂。”实习生尽可能的避重就轻,“《博物志》和《本草纲目》对此事均有所记载。”

原来如此,饕餮舔了舔虎牙,似乎对吃朱砂的壁虎的味道有点向往。

“还有还有,”小包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想起什么似的,趴到赵无垢耳边,“爹爹,思有邪是什么意思啊?”

你怎么知道的?某人瞬间耳根爆红!

阎君脸色微暗,下一秒,小包子被揪着衣领拎到半空,附带300张‘非礼勿听’的大字罚抄。

作为偷听从犯的饕餮也未能幸免。

今天的小包子,依旧是含泪写大字的一天。

为了暂时逃避尴尬的气氛,实习生当晚接到王轩去乐遥镇的录影求助电话,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甚至还配合的第二天一早就赶了回去。

作为华国知名的瓷器之城,乐遥附近的每个村落几乎都有窑厂。

王轩要采访的瓷器师傅,住在一个叫做开阳的村子里。

小村依山傍水,远远的,就能看到依山坡所建的长条形窑,形状斜卧如龙,颇有些气势恢宏的姿态。

“看,那就是著名的龙窑。”王轩眉飞色舞的指着山坡上的窑炉给赵无垢看。

实习生的目光却被窑边矗立的那座黄墙灰瓦像是寺庙的建筑吸引了。窑边的庙,难道供的是窑神?

开到近处,两人好奇的往庙里看了眼,发现黑底金漆的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王孙庙。

看不清雕像的模样,但庙里有个穿着蓝棉袄的小男孩,正像模像样的举着香,像是在参拜。

王轩要采访的瓷器师傅姓王,早早派了个徒弟等在村口。

“你们村龙窑边上那个庙是什么庙?好像没见过。”王轩随口问道。

“哦,你说王孙庙啊,供着咱们自己的窑神,传说他叫王孙,当年舍身成窑。别看庙小,也有一千多年了。”短发的青年憨憨的一笑,因为天气干燥,嘴唇边缘有些皲裂。

“肯定很灵吧?刚才我们还看到一个小男孩在祭拜。”

短发青年愣了下,“别开玩笑了,那是窑神庙,只有做瓷器的师父才有次资格去祭拜。而且都是在开窑之前。其它人,尤其是小男孩,怎么可能会去?”

赵无垢&王轩:………………

百里之外,黑色的劳斯莱斯正飞奔在路上。

“说好的今天开会讨论呢?” 天君在电话那头不满的质问。

“电话会议吧。”阎君淡淡的道。

“你不在京北?”

“出差。”有人害羞,跑了,他只能跟过来。阎君看着窗外掠过的‘距离乐遥镇还有110公里’的路牌,面不改色的道。

山不就我,我可以来就山。

第六十八章

开阳村的村民基本都以烧制瓷器以及与制瓷有关的行当为生, 并且,大部分人都姓王, 互相沾亲带故。村头街尾的住户既是邻居、同事, 也是亲戚。

因此, 那位青年带着王轩他们往王师傅家里开的时候,不停的在跟遇到的人打招呼。

“三叔。”

“五婶。”

招呼声此起彼伏。

虽然车里的王轩和赵无垢是生面孔, 但开阳村做为烧制瓷器数一数二的村落,定制瓷器的人直接找上门来的状况司空见惯, 所以村民们也见怪不怪了。除了对赵无垢的帅气脸庞有些惊艳,忍不住会多看几眼外,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

整个开阳村手艺排得上号的烧瓷师傅有三位,都是‘延’字辈的堂兄弟, 分别叫做王延良, 王延喜,王延善。

王轩联系采访的,就是其中年纪最大的师傅, 王延良。七年前,他烧造的星光盏荣获了华国和全球瓷器盏的双金奖。

大大小小上过数十次报纸、杂志和电视,也算是远乡近邻知名人士的王师傅, 本人其实是个身材干瘦偏矮,精神矍铄的小老头。

赵无垢他们到达的时候, 他不怕冷似的,只穿着身酱白色的麻布单衣,在院子里晒坯。

老头儿身后还亦步亦趋的跟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 戴着虎头帽,穿着土黄色的长款羽绒服,乍看上去跟只小老虎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