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天庵(37)

作者: 云月幽思 阅读记录

中秋节前,皇帝派出的监察御史终于回京复命了。皇帝亲自提审了这位昔日倚重的封疆大吏,陶祝的自述果然与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在任上的各种渎职谣言终被澄清;可是当皇帝问他是否有不检点的行为时,陶祝犹豫了,他承认自己除了妻子之外另有心爱之人。皇帝大怒,将他重新扔回了监牢。

☆、流放

一个月后,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将陶祝这个“有才无德”“不惜名节”的悖逆之徒流放边州。

被押解出京的那天,落下了冬天里的第一场雪。芸娘当掉家中最后几件值钱的物件,凑了十两银子塞给两位官差,才勉强让陶祝不必带着木枷与孩子们告别。

芸娘泪眼婆娑地望着陶祝,把小儿子塞到他的怀里嘱咐道:“郎君一定要保重身体,平安回来,我和孩子们都会等你。”

陶祝含着眼泪在谦儿稚嫩的小脸上亲了亲,对妻子道:“以后你要受苦了。好好待两个孩子,记得要一视同仁,不可偏废。”

陶淳挣脱母亲的手,扑过去抱住陶祝的腿放声大哭,陶祝伤感地蹲下身子把大儿子也揽在怀里安慰许久,才把两个孩子交还给妻子,慢慢朝站在远处的长生走过去。

长生面色惨白地站在驿站旁的茅草亭里,望着他,眼神干冷。

“长生,”陶祝回头看了看正望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勉强稳定情绪对长生道:“我这一走,怕是有去无回。家中除了那一方宅院,已经没什么东西了,芸娘吃过苦,会想办法和孩子一起活下去,可难保事事平顺,日后若他们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困难,还请你念在给我留后的份上,帮芸娘一把。”

长生面无表情地望着陶祝,“我到底算是你什么人?”

陶祝心里一疼,眼泪滚落下来,他难堪地用衣袖擦着不停从下颌上滴落的泪水,强忍着不让自己哽咽出声。

“陶大人,该上路了。”一个官差走过来催促道,看见长生身后站着的秦牧,连忙躬身施了一礼,“秦先生放心,我们一路上会好好照料陶大人,保证将他安全送到边州。”

秦牧默默点头,示意让他们上路。

驿站旁再次回荡起妇人和孩子凄凉无助的哭泣,陶祝依依不舍地望着长生,再也说不出话来。

空旷的官路一直通向雾蒙蒙的天际,最初稀疏的雪花渐渐变得繁密起来,大地不多时就被笼罩上一层薄薄的白色。长生远远望着陶祝和两个官差逐渐变成了几个模糊的黑点,觉得心里再次变成了那个可怕的空洞,只是这一次仿佛连声音都被抽走了,他只看见芸娘和两个孩子在哭,却好像听不到声音,也再感觉不到任何伤感和痛苦……

日子就在长生的麻木不仁中慢慢度过,他仿佛没有了喜怒哀乐,整日无知无觉地在长安城中闲逛,喝酒,累了就回去秦牧的漫云斋休息,偶尔有些兴致想要提笔,却也都是些杂乱无章的败笔。秦牧陪着长生胡天胡地地逛了月余,也厌烦了他这种整日无所事事的醉生梦死,索性也不再陪他。他以为让长生这样放纵一段时间,他就会渐渐忘了陶祝,最终留在他身边,可事情却远不像他预料的那样。

初夏的某一天,长生像往日一样流连在酒楼里,他空着肚子喝了一壶酒,觉得脑袋有些发沉,于是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之时,忽听隔壁桌上两人闲聊起有关陶祝的事。

“你听说了么?从门下传出的消息,说皇上昨天收回了一道旨。”

“什么?”

“听说是想召回年初被他流放的那个二品的光禄大夫,后来被几位尚书联合劝阻,不得已又召回了命令,把皇上气得,听说把龙案上的奏章都扔出去了。”

“就是去年那桩大案吗?几乎六部都有人上书弹劾的那个?”

“就是他!听说皇上昨天大怒啊!说派出去的几个都不堪用,把个凉州的事情办得乌烟瘴气,国库耗了大半不说,仍旧搞得民声哀怨,这才又想起他来。”

“说来也怪啊,这人怎么能得罪那么多人啊?就没一个人替他说话的么?”

“嗨,他为官那真是油盐不进,想当年手握兵权又深得皇上宠信的时候,多少人想跟他结交,他都不理,凡事不肯给人方便,丁是丁卯是卯的,自己不拿好处,别人也休想占朝廷一分,这种人谁愿意跟着他混?除了那些清流和无权无势的生员们,哪个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的?”

“那这么个人怎么会被流放呢?皇上就没查那些个弹劾是不是诬陷?”

“这就要说这幕后之人的厉害了!”那人压低声音接着道:“这些个所谓弹劾,那都是冲着皇上一向标榜的忠孝仁义去的,他任上的那些个事情不过是含沙射影,添油加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