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十三岁(263)

作者: 大梦三醒 阅读记录

俞疏桐据实回答:“没有。荣妃娘娘叫臣进来看看娘娘醒了没。”

“哦。”皇后翻了页书,“你跟她说本宫没醒,让她先回去吧。”

俞疏桐领命出去,把皇后的话说了一遍,荣妃却道:“有劳俞女官了,本宫就在这等着,不碍事的。”

“这……”俞疏桐有些头疼,“荣妃娘娘,您跪在止梧宫外,叫来往的人瞧见,怕不是要传出什么闲话,您还是先回去吧。这要是传进陛下耳朵里,皇后娘娘又该怎么回答?您这不是为难皇后娘娘吗?”

“俞女官说的有理,但本宫不能走。再者宫里人嘴巴都紧,不会随意传闲话,俞女官也不必为皇后娘娘忧心。”荣妃道。

俞疏桐再怎么说,荣妃都油盐不进,可算明白刚才卉儿为什么走得那么快了。搁谁都想赶紧走。

她不得已又进去向皇后禀报外边的情况,顺带问问该怎么办。

皇后跟没事人一样,该看书看书,该喝茶喝茶,等到俞疏桐问了,就说:“那你就在里头待着吧,等一会她抓着别人了,你再出去把人替进来。本宫把这事交给你了,你现在权当是在休息吧。”

俞疏桐:“……”

虽然不情愿,但俞疏桐还是出去了。荣妃在外头跪着不肯起来,她只能去送蒲团,送披风。里头人不想放她进去,可肯定也不想她在外头落下病了,到时候就算不想帮也得帮了。

荣妃对俞疏桐送来的东西,一概笑着收下,转眼又交给自己身边的宫人,让他们收着。

俞疏桐此举毫无用处。

天晴,但已是深秋近冬的时候,荣妃跪得时间久了,膝盖都僵住了,手也冻得发紫,脸上或许是抹的胭脂水粉,瞧着没那么难看,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俞疏桐就拿了手炉过来:“荣妃娘娘,外头冷,这手炉您先用着,火不够了再给我,我拿进去添些炭火。”

“多谢俞女官,不用了。本宫也没那么金贵,半点寒风都受不得。你拿回去吧。”荣妃把手炉推回去,自己继续冻着。说不冷,是假的,但是如果自己把身子冻坏了,能换皇后为她去皇帝面前求情,轻饶林家,那也值了!

皇后听说了外边的动静,眉毛都没动一下。

俞疏桐只是将荣妃的情况汇报给她,并未多话,报完又出去看着荣妃。

几番来回,皇后倒是先开口问了:“你怎么不为她求情?”

俞疏桐道:“臣是皇后娘娘的女官,并非荣妃娘娘的女官。”

为荣妃求情,相当于吃里扒外。

“你倒是看得明白,不过这也不妨碍什么,你若是想求情,本宫勉为其难请她进来再说两句。”皇后挑了挑眉如此说道。

“臣先退下了。”俞疏桐道。

荣妃不肯起来,俞疏桐便在外边陪着她。

白天荣妃来止梧宫外跪着,俞疏桐就跟着来。晚上荣妃回庆安宫,她就进殿内督促皇后喝药。

皇后日子照样过,似乎从未将荣妃放在眼里。

俞疏桐也看不明白她怎么想的。宫里都开始传说:“听说荣妃娘娘得罪皇后娘娘了,天天去止梧宫罚跪!陛下都不敢过问!”

有一次俞疏桐还逮着止梧宫的宫人传闲话。宫人见着她来,立刻闭上了嘴。

锁烟宫自然也听说了。

婉妃笑盈盈的,心情似乎不错,对她对面的楚涉微道:“你去,再给林家加一道罪名,我看到时候荣妃就算把皇后抬出来了,也无济于事。”

“母妃,其实……”

“其实什么?”婉妃脸倏然沉下,“其实大可不必做得这么绝?你不对他狠一点,他到时候对你更狠!”

楚涉微抬眼看她,“孩儿遵命。”

隔**上报了一件事,说是北海堤坝偷工减料,查出来与林家有关,是林家借吏部把自家亲戚往里塞,贪掉了原本该用来修堤坝的钱,这才导致北海雪灾过后又来了场水灾,问皇帝如何处理此事。

皇帝把藉秋风叫出来问:“你当时去北海没查着这件事?”

“查着了,不过没查明确,不敢禀报陛下。”藉秋风道。

“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工部尚书出列。

“这事你知道吗?”皇帝又问。

“臣不清楚。”

“也就是说,这事儿还是北海那边欺上瞒下贪掉的?”皇帝笑了笑,“不过既然是归工部管的事,你也一并去三司走一趟吧。”

皇帝没点明的是,工部在安王管辖范围内,工部出了事,安王一并该问责,但安王近来不上朝,由藉秋风代为上朝,大有退位的意思。皇帝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但北海堤坝偷工减料一事却让林家的情况雪上加霜。林家本来就有私放公田的事在,此时再加一重任人唯亲致使北海受灾,更是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