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十三岁(172)

作者: 大梦三醒 阅读记录

俞疏桐席地而坐,将篮中米饼茶汤摊开来道:“女儿早有防备,并未出大乱子。明晚便是秋宴时节,女儿还需留在国公府,不能来与父亲团聚,便提前一天来了,父亲尝尝,这是咱们府里厨子做的米饼。”

俞疏桐朝俞敬则招了招手,俞敬则坐在牢房中央颇有些不好意思,但见女儿催促,便也顺势坐了过去。

“你尚未及笄,府上事务就落到了你头上,是爹不称职。”俞敬则叹道。

“世事无常,怎么能怪爹?”俞疏桐递上筷子,看着俞敬则吃了一口,才收回视线道,“不管是人祸还是什么别的,女儿总有一天要救爹出去,俞府还是咱们的家,女儿管是应当的。再说女儿就快十四了,再有一年就及笄了,提前学着管理事务,有何不可?”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俞敬则不觉一笑,目光触及牢房残败的墙壁,笑容又收了起来,“这里不干净,你还是少来的好,我在这也没什么事。”

“女儿知道了。”俞疏桐点头。

“还有,那朝中林……哎,你还是来吧。”俞敬则叹了声,又改口道,“若是在外遇上麻烦事,解决不了,还是来找爹,爹身在牢狱,虽做不了什么,但怎么说爹也比你经历得多,能替你出出主意。”

俞疏桐不禁莞尔一笑,连声应好,“爹说什么就是什么,女儿若是遇着麻烦了,就躲到爹身后,别人来了,先找爹,再找女儿!”

“小麻烦蛋!”俞敬则笑斥了她一声,“爹债多不愁,别人还能把爹怎么的!”

“那自然不能,别人敢动爹一根毫毛,女儿就敢咬他!”俞疏桐故作张嘴状,露出一口白牙,见俞敬则笑了笑趁机丢了块米饼进去,问道,“味道怎么样?”

“自然是涩了,快拿甜茶汤来。”俞敬则道。

俞疏桐捧着茶碗喂了俞敬则一口,让他自己端着慢慢喝,自己则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女儿该走了,过几日再来看望爹。爹保重。”

“别来得太勤,小心别人看见不好。”

“知道了知道了。”

俞疏桐弯起嘴角笑了笑,同狱卒离开。俞敬则望着她的背影,直感叹女儿大了,低头将米饼吃完,收拾篮子,却见篮子底躺着一瓷瓶,一打开,药香扑鼻。他想起身上的鞭伤,又叹了口气。

秋宴为庆丰收,家家做米饼,祭神明,再摆上熟透的瓜果,一家子坐在桌前闲聊,等到晚膳时分,厨房端来烩好的一锅菜摆到桌子中央,锅内蔬菜、肉丸皆有,荤素搭配,味美饱腹,若不够,等太阳落了,拿来祭祀的米饼,放进锅上,沾上汁儿,也有一番味道。

那天天刚亮,陆曼便开始让人准备着秋宴各项事宜,俞长洲刚过了禁足期限,就主动去找陆曼要了差事来,算是将功赎罪。

陆曼问他想做什么,他便说自己想去各院走动走动,于是就给他拿了新烙好的米饼去各院发。陆曼自知他是想去紫藤阁看看陶氏,只要他们不出格,便是远远看上一看也无妨,也省得母子间不和睦,由着他去了。

俞长洲心中隐着一股期盼,期盼陶氏见着他能说上两句好话,或是其他什么话也无妨,重要的是,他想看看她。

禁足期间,他总站在阁楼上往紫藤阁看,陶氏偶尔会在院子里晒太阳,他知道她喜欢晒太阳,但夏天太阳毒辣,她总在早晨晒,他就巴巴等一晚上,等太阳初升,等她从屋子里出来,嘴角噙着笑,提着裙子,步伐明快往紫藤架下跑。花藤扑簌簌落下一场紫雨,落在她身上,落在他心里。他总以为时日久了便不会再想起她,但去了北海,才发觉他日日都在想她,没有一日能将她忘却。

随安提着米饼跟俞长洲到了紫藤阁,瞧见他还在发愣,便小声唤了几句,“大公子!大公子!到了!”

俞长洲回过神,瞧着门上挂的紫藤阁三个字,伸手拿过随安提的米饼抬脚往里走,“你在这等着,我自己去。”

随安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决定听俞长洲的,“是。”

俞长洲点点头,进了紫藤阁。

陶氏本在刺绣,听说俞长洲来了,吓得扔了针线,赶忙跑到外边把人拦在院子里,又叫丫鬟们都出去玩去,留下个贴己丫头看门。

“大公子。”陶氏嗫懦唤了一声。

“我遵母亲的命来送米饼。”俞长洲把放米饼的篮子放到陶氏脚边淡淡道,“你就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

陶氏左右看了看,从袖中掏出一块玉佩递到他面前,“这玉总也还不到大公子手中,今日时机正好,大公子便收回去吧。”

“我送的东西就那么不好?你次次都要还回来?收人礼不说回礼,还行出如此无礼的之事!你倒说说今日为何时机正好?我又为何非要收回!你说,若说得出我便收了!”俞长洲睨着她道。